馬文軍。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李細華 攝
南方網訊 從事公共衛生領域工作26年,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院長馬文軍的書柜里,放滿了疾病防控和應用研究領域的書籍。作為省政協委員,他非常關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大眾健康的影響。今年他重點關注推進健康廣東行動落地,以及建設高水平疾控中心兩大話題。
去年底,《健康廣東行動(2019-2030年)》印發。在馬文軍看來,健康廣東行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除了政府層面要加大推進力度,各相關部門乃至整個社會也都要行動起來合力落實。
馬文軍還特別關注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設這一問題。在他看來,目前各級疾控機構仍存在公共衛生醫師缺少、待遇較低、高水平人才缺乏等難題。為此他建議,廣東可參照高水平醫院建設模式,加大對疾控領域支持力度,建設高水平疾控中心,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也可先選擇1到2個地市級疾控中心作為高水平疾控建設試點,起到“區域疾控龍頭”的作用。
馬文軍關注到,目前網絡上的健康科普內容不少,但質量良莠不齊。他建議在健康廣東建設過程中,由各領域權威專家提供智力支持,建立權威健康科普平臺。
“要利用現代科技做好‘智慧疾控’?!瘪R文軍說,若只靠專家講座、日常科普,覆蓋面相對有限,因此要利用人工智能和專家庫資源,集納老百姓常見問題和權威回答,并通過“互聯網+”推廣到基層,進而提高權威健康資訊的可及性。
去年省兩會上,馬文軍提交的關于完善疫苗配送冷鏈體系的建議獲得了關注。他當時注意到,我省一些接種單位使用的疫苗儲存設備仍以家用冰箱為主,藥品運輸制冷、自動化溫度監控等環節仍有待完善。為此,他建議廣東補充更新冷鏈設備,并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對疫苗運輸車輛、預防接種信息化的管理。
省衛生健康委在提案答復函中明確指出,廣東將全面優化全省疫苗儲存配送體系,出臺全省統一的疫苗配送與冷鏈系統建設標準規范,加強全省冷鏈系統標準化建設,保障疫苗儲存運輸全程冷鏈監管。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施行,也對疫苗的儲存和運輸有了具體的要求和規范。
馬文軍表示,政協委員要有家國情懷,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