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品牌效應初顯,百萬崗位穩就業。其中,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就帶動就業創業11.8萬人。
在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分組討論上,這一話題成為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打造粵菜領域全國性品牌
“廣東正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這讓我眼前一亮!”省政協委員、香港保威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耘表示,港澳地區很多餐廳都采用了新式做法,一些傳統、正宗的粵菜做法逐漸失傳。陳耘認為,推進“粵菜師傅”工程還可以通過粵港澳三地間的交流,推廣原汁原味的粵菜做法,更有聲有色地講好廣東故事。
未來,她還打算組織對粵菜感興趣的港澳同胞到廣東學習粵菜烹飪、感受粵菜文化,借此提升他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與認同感。“這也是文化的‘軟力量’?!彼f。
“翻開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史,就繞不開廣交會這塊世界會展中的‘金字招牌’。發展粵菜,也要有品牌活動。”在省政協委員、廣州海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偉建看來,借鑒廣交會模式,久久為功打造粵菜領域的全國性品牌賽事和展會,是把“粵菜師傅”工程推向全國的應有之義?!巴ㄟ^舉辦盛會,系統呈現粵菜上下游產業鏈,包括原材料、廚具、烹飪技法等,可以為各方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增加社會各界對粵菜的認識。”他說。
周偉建指出,中國粵菜產業分散,目前只有省級或市級的粵菜餐飲協會。他建議,盡早成立全國性的粵菜管理協會,推出代表性粵菜和粵菜企業名錄,并制定統一的認證標識,可以面向全國提供粵菜廚師、餐廳經營管理培訓,不僅推出美食標準,還著力打造和輸出餐飲美食文化。
“政府可以為經過學校培訓的粵菜師傅頒發最高五星級的等級證書?!笔≌f委員、廣州龍發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忠陽建議,還可以在廣東“數字政府”的平臺上儲存這些人才的等級認證資料,做到隨時隨地可查詢。
他表示,有了政府的官方認定,粵菜師傅走到世界各地就業、提供廣東品牌的服務時,會更有榮譽感,也更容易被信任。
提高從業人員社會地位
省政協委員、廣東華夏高級技工學校校長、廣州華夏職業學院董事長歐陽少林在職業教育領域已經工作了30多年,對“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工程的作用有著直接的感受:“對穩就業和扶貧攻堅的意義很大。”
近年來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如何讓這三大工程更好滿足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能人才,成為委員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歐陽少林建議,廣東應建立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即由政府主導,各個行業輔助,尤其是園區、企業等主動與中職院校、高等院校建立互動橋梁,以此推動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和質量提升。
“職業教育辦學也要進一步提升質量,學校辦學資源關系到社會對學校的認可?!笔≌f委員、汕頭大學教授陳嚴建議,引導高水平的教師進入職業院校,包括有名的大師級粵菜師傅等。此外,還應完善粵菜師傅、家政人員等職稱評價體系,提高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
省政協委員、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研究所所長李汴生表示,鑒于餐飲業正在向工業化、現代化改造,粵菜師傅的培訓要增加食品工業化加工的知識和技能,以適合未來需求。同時,廣東飲食素有“藥食同源”之傳統,應積極開展粵菜粵食的健康特性研究,將研究成果和營養學理論一起融入“粵菜師傅”工程,讓其成為傳播嶺南健康飲食文化、推動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延伸
廣東還有哪些職業品牌值得打造?政協委員:鄉村管家或成新熱門職業
嶺南文化里面有“三雕一彩一繡”的說法,包括玉雕、牙雕、木雕、廣彩、廣繡。蘇忠陽告訴記者,目前這些領域的傳統師傅流失非常嚴重。
“這些師傅是非遺的藝術專才,屬于非遺文化的傳承人?!碧K忠陽建議,政府在對外交流時,可以加大對這些非遺工藝品的采購,防止師傅因訂單過少而轉行,此外還應加大力度培養下一代的非遺傳承人,包括在小學開辦固定的課程,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斑@不只是為了促就業,而是對嶺南文化的傳承。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在傳承廣東文化方面還大有可為。”
近年來,廣東的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對更多細分領域服務人才的需求。
廣東還有哪些職業品牌值得打造?省政協委員、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建萍認為,廣東民宿業資源稟賦較好、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能為客人提供高質量、個性化服務的復合型人才偏少。在廣東民宿旅游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鄉村管家未來會成為一個新的熱門職業,也有機會打造成為廣東職業教育的新品牌。
隨著經濟發展,新技術新行業不斷涌現,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不斷加大。
歐陽少林告訴記者,部分傳統職業面臨轉型甚至淘汰,在已有的三大工程之外,廣東接下來應更加著力于培養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新型技能人才,比如人工智能、云計算、無人機、機器人和生物工程等新興領域,增強師資教育力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更好滿足廣東的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助力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龔春輝 傅鵬 黃敘浩 郜小平 實習生 黃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