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亂了!”幾天前,省政協委員、廣東省科學院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副所長張中強駕車經過ETC通道時,突然發現顯示屏上竟然出現了兩個價格。
11日下午3時,在完成參加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報到手續后,他與南方日報記者聊起了這段困惑的“ETC經歷”。
截至今年1月,廣東取消省界收費站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ETC門架1998套,新建改造ETC車道6272條。目前,廣東ETC發行量超過1900萬套,居全國首位。
ETC即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按公開說法,不僅能提速,還能降費。然而,不少司機的感受卻與此相反。近期網上出現了關于ETC的多個“槽點”:有時通行費用偏高,收費不透明;由于ETC設備“卡殼”,反而導致擁堵;服務管理工作滯后,在個別站點出現“強制辦卡”的情況。
在最新上線的移動政務服務平臺“粵政協”上,也有許多網友針對ETC發話。網友“南有嘉楠”直言:“推廣ETC是好事,但不宜操之過急。”
一個ETC,牽動著不少省政協委員的心。省政協委員、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吳昊認為:“設備穩定很關鍵,否則一堵就是堵一長串。”他建議,一方面,要提升收費算法的精準性,避免收費出錯情況的發生;另一方面,要完善退費機制,增加退費的渠道與便利性,提高用戶體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癊TC在香港已經用了很多年,是一個很好的收費解決方案,相信以后在內地也將廣受歡迎?!笔≌f委員、香港廣州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張廣軍對ETC也頗有體會。他說,在內地,由于個別地方和單位在推廣ETC過程中出現偏差,致使公眾對ETC收費的信任度不高。因此,應重視發揮媒體宣傳的作用。
2020年春運大潮已經拉開帷幕,ETC能否通過“大考”?省政協委員、省交通運輸廳港航管理局港口處副處長陳惠珍給眾人吃了“定心丸”。
她介紹,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業技術保障力量,對于公眾反映的ETC問題,將分春運前、春節后和3月底前這3個時間節點,進行優化調試。
陳惠珍希望,公眾以更加冷靜從容的心態,應對推廣ETC出現的階段性問題,并給予相關部門一定的寬容和時間。
南方日報記者 龔春輝 黃堃媛 馬立敏 王彪 胡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