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客村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大米等貨源充足擺滿貨架,價格穩定。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這是道巖今年春節的日常。作為盒馬鮮生大灣區批發市場采購負責人,春節期間他每天在批發市場、加工工廠、線下門店間奔波,晚上兩三點才收工。直到初五身體老毛病犯了,才去醫院拿藥?!爸幌M浖懿豢?,肉菜管夠!”
“你要買什么菜,我幫你買,放在你家門口自取?!痹趶V州市番禺區東環街某小區的一棟居民樓,溫馨的一幕感動了很多人。經歷了短暫的恐慌后,居民主動給因為疫情隔離在家的鄰居買菜,給這個來自武漢的家庭鼓勁加油。
在這個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從零售商超、農業企業、餐飲業,到每個人身邊的鄰居,都在想方設法,伸出援手,幫助大家穩住菜籃子。
起早摸黑忙采購不拼業績只保貨架不空
道巖感受到形勢的異常,是從初一上午11點開始的,廣州、深圳幾個主要線下門店的出單量比預期翻了3倍?!按蠹叶枷癔偭艘粯訐屫??!钡缼r說,年前預判到可能會下雨,初一備貨量相對較多,但門店仍被一掃而空。
“我們的貨源有批發市場、蔬菜基地和供應商,平時批發市場采購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道巖說,但疫情之下,直接去批發市場補貨是最快的。
實際上,春節期間,批發市場供應的貨足夠滿足市民正常需求的,但是市民開始大量囤貨,需求暴增,打破了市場供需平衡,市場營業檔口比平時少一半,貨源特別緊張,要早早去“搶貨”。年初二上午七八點,道巖就已經到達深圳海吉星農批市場。邊打開電腦看訂單,再根據現場的供貨采購。
但挑戰還不僅于此,初二的訂單是初一的3倍。線下門店出售的蔬菜,采購后還要到服務商進行加工和分裝。過年期間,廣深兩地的服務商都人手緊缺,每個加工廠只剩下幾名員工。為了保障供應,有的服務商最多一下招了50個臨時工。
物流配送也尤為關鍵。道巖說,采購的蔬菜加工分裝后,會集中到東莞虎門的倉庫,再分發到廣州、深圳的門店。為了更快補充貨架,他們又增加了一條線路:不加工分裝,直接由貨拉拉配送到門店,而且散裝的蔬菜價格更實惠。
像道巖這樣的經歷,省內很多零售商超采購商都有?!拔覀儾少張F購部的口號是,‘見貨拿下,確保供應’?!痹\是廣東一家大型零售商的負責人。年初二起,他們采購部的人就兵分兩路,到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和深圳海吉星農批市場。
從早上7時半到批發市場尋找貨源、合計數量、缺口補充、聯系車輛、搬運貨物……曾誠和同事們戴著口罩,穿梭在農貿市場各個檔口中,快速拿下有貨的單品到指定位置。大家常常忙到晚上8時才有空吃第一頓飯,吃完又繼續工作,直到凌晨3點才收工。
但勞累的日子中也有令這些采購負責人欣慰的時刻。“人手真的很緊張,往常貨拉拉的員工都只負責拉貨,搬貨的話還要收服務費,但現在他們都不要這個服務費了,幫著我們搬貨,忙前忙后的。”道巖說,還有團隊的成員們,都是大年初一便返崗,“這個時候拼的不是業績,就是希望市民來到店里,貨架不空,肉菜管夠”。
打折蔬菜“益街坊”餐飲企業齊售惠民蔬菜
最近,家住廣州市荔灣區的李彥枝常常愁眉緊鎖。受疫情影響,50多歲的她和女兒、兒子一家春節都不得不待在家里,原本的出行計劃被打亂,一家人多了聚在一起吃飯的時間。李彥枝自告奮勇擔起大廚角色,但是“菜籃子”的供應不足讓她很是犯愁。
“兒子、女兒都在附近小區住,聚起來一起吃飯要兼顧9張嘴,其中還有3個是小孩?!彼f,每天新鮮的肉類和蔬菜都是餐桌的必需品。
不過,從年初四開始,李彥枝就發現,家附近的竹溪酒家門前擺了一排攤位,服務員和廚師走出來吆喝著賣食材。
“酒樓也賣菜,還有這等怪事?”帶著疑問,她走進了那家周末喝早茶的酒樓?!凹t蘿卜3元/斤,青椒4元/斤,雙匯豬手30元/斤……”不少農副產品以打折價格出售,吸引了前來采購的社區居民。除此外,該酒樓還將雞、鵝、扣肉、豬手、花膠等新年菜式打包銷售,價格低于酒樓堂食。
酒樓農副產品銷售負責人說,受疫情影響,酒樓的生意大幅下滑,圍餐訂座退餐的也不在少數。適逢市場供應不足,因此將大部分備用食材和半成品食材以低于市面價格銷售,不僅減少企業經營壓力,還可以打折“益街坊”。“50元一只的雞很受歡迎,一天就賣完了。這種模式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直至市面供應充足?!?/p>
“這個服務點子不錯,價格確實比市場便宜,假期買菜有了新選擇?!辟I了胡蘿卜、洋蔥、荷蘭豆、辣椒等食材,李彥枝只花了12元。
在這個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餐飲各界紛紛出力,共同抗擊疫情,贏得不少市民點贊。
廣州市民吳小姐也在外賣平臺上發現,離她家最近的江燕路“點都德”,可供應的蔬菜有菜心、芥菜和生菜,每份10元?!皟r格比較惠民,質量跟農貿市場的差不多,但供應量比較少,很快就搶光了?!边@天發現有貨,她還順帶買了幾樣熟食?!按_實很方便老百姓,有名的餐飲企業,我們也信得過”。
“全部蔬菜7折到家”學生和農民給武漢快遞蔬菜
“大家就好好待在家里,我們口糧送到家,大家好好吃飯好好休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9日,珠海的綠手指份額農場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即日起蔬菜零售業務全部打7折,直至到疫情受控制。
位于珠海平沙的綠手指份額農場是當地的一家明星企業,最初由北大畢業生鄒子龍一手創辦,并吸引了一批年輕大學生投身農業生產經營。
“現在是非常困難的時期。年前我們就開始大量往武漢的同行快遞蔬菜,后來快遞停了進不去,我也焦慮?!边@幾天,鄒子龍在超市發現,蔬菜貨架基本是空的,各地朋友也在聯系他寄蔬菜,“不止是武漢,再強大的供應體系也扛不住哄搶?!?/p>
“估計各地都缺菜了,我們農場的年輕人春節一直上班不休息,訂單特別多,這兩天都在加班給大家發貨?!编u子龍說,因為蔬菜全部是農場自己種植,價格可自定,在仔細算了人工和地租等成本后,評估銷售短期內現金流可以承受,鄒子龍作出了打折的決定。
鄒子龍告訴記者,目前珠海和廣州兩個蔬菜基地加起來300多畝菜地,幾萬斤蔬菜會不遺余力持續供應?!按蛘鄣绞裁磿r候還不知道,起碼等到疫情受控制吧?!?/p>
不只是企業自發為市民輸送惠民蔬菜,身邊的鄰居此時也紛紛伸出援手,一個個“廣東好鄰居”溫暖著大家的心。
家住廣州市番禺區東環街某小區的陽先生,一家四口目前在家自行隔離觀察。但鄰里間的愛心卻沒有被隔離。在小區業主群了解了陽先生的情況后,鄰里間的流言蜚語平息了,大家自發地為這個武漢家庭鼓勁加油。“如果有什么困難,在群里說一聲,大家一起度過這非常時期!”鄰居們還主動提出,要幫陽先生一家買菜。
“遠親不如近鄰,在保證自我防護安全的前提下,幫助這位鄰居就是在幫助我們自己,讓他感到溫暖和關心,他才會安心和配合防疫工作。否則最終受害的還是所有人?!毙^業主孫先生說,鄰居們已經連續兩天給陽先生一家買菜了,每次都是放在電梯里,讓他們自取。
在廣州市江南果菜市場,自駕車前來采購蔬菜水果的廣州市民文先生,已是第二次來此采購蔬菜。紅蘿卜、萵筍、生菜、大白菜、玉米……塞滿了車子的后備箱?!耙卉囎拥牟?,回到小區后,2個小時就能分完”。
原來,他跟鄰居商量,由他前往批發市場為大家集中采購新鮮蔬菜?!皽p少鄰里的老人家下樓的不便,也減少他們與外人接觸的機會,降低風險,自助采購食品也能減輕商超供應壓力?!蔽南壬f,特殊時期首先要學會自助。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歐志葵 朱偉良 董謙君 劉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