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周二(4月14日),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速為-3%,此前預期為3.3%;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5.8%,比1月份預測的3.4%增長高出2.4個百分點,報告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極有可能經歷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超過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平。”人們可能會稱之為“大封鎖”,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大幅萎縮。新華社評論,此次報告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預計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將在第二季度達到峰值,并在2020年下半年逐漸減弱,遏制措施將逐步解除,預測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如果疫情持續到第三季度,2020年全球產量可能再減少3%,如果2021年第二次冠狀病毒爆發可能會使2021年全球產量較基線水平減少5%。在2020年爆發更長時間的疫情,2021年爆發第二次疫情,可能會使2021年全球產出較基線水平減少8%,預計美國經濟在2020年將收縮5.9%,1月份預測為增長2.0%,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預計為4.7%,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累計損失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超過德國和日本GDP的總和。預計歐元區經濟在2020年將收縮7.5%,而1月份預計將收縮1.3%;2021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預計為4.7%,預計2020年意大利經濟收縮9.1%,德國收縮7.0%,法國收縮7.2%,英國收縮6.5%,預計2020年日本經濟將收縮5.2%,到2021年將增長3.0%,預計印度2020財年經濟增長率為1.9%,1月份預計為5.8%,2021年印度經濟預計增長7.4%,預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體將在2020年收縮5.2%,在2021年增長3.4%。IMF經濟展望報告呼吁將流動性互換額度擴大至更多新興市場國家,新型市場國家面臨著雙重問題,一是活動受阻,二是資金大量流出至美國國債等避險資產,導致金融狀況趨緊。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表示,隨著經濟復蘇,債務水平將趨于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明年債務將大幅增加,全球經濟前景普遍存在下行風險,一旦疫情受控制,將需要廣泛的經濟刺激措施,需要建立公共衛生系統以應對下一次危機,向窮國提供債務減免非常重要。一旦經濟開始復蘇,歐洲債務水平將會下降,英國采取了必要的才財政措施應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