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6月18日電 (許青青 徐靜)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18日發布《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地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廣東本科畢業生流入率近年持續走高,2018年,在廣東就業的省外生源占比達50.6%,就業量較大的產業是電子電氣設備制造業、信息產業。
此外,報告中三大區域2018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月收入水平方面,廣東省最高,為5784元/月;京津冀地區次之,為5750元/月;長三角地區為5694元/月。
數據顯示,粵港澳、京津冀、長三角地區高校在校生合計占全國比例為33%,三地區普通高等學校數量在過去20年間明顯增長,高校數量占全國高校總數的比例在穩步提升。但粵港澳地區落后幅度較大,未因經濟發展速度快而改變高校數量在全國比例仍然較低的格局。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含港澳地區)高等院校數量為2722所,2018年,京津冀高校數量270所,占全國10%,地區GDP和人口占全國比例均為8%。長三角GDP占全國23%,高校數量458所,僅占全國17%,與人口比例接近?;浉郯母咝盗孔钌伲瑸?81所,僅占全國7%,該比例僅為地區GDP比例的一半,也略低于人口比例。
但在就業方面,廣東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就業市場廣闊,對于廣東省內外的高校畢業生都具有虹吸效應。2018年,廣東本科畢業生在本省的就業貢獻(保持92%左右)最高,其次是長三角地區(平均89%),京津冀地區為68%左右。在廣東就業的省外生源占比達50.6%,省外流入廣東的本科畢業生為廣東產業升級提供人力支撐。
從省外高校本科畢業生流入廣東省產業的特點來看,就業量較大的是電子電氣設備制造業、信息產業。報告認為,這反映廣東本科高校在該類產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培養上仍有提升空間。從行業占比來看,就業于教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的本科畢業生比例持續保持在高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