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東莞社會救助再提標!讓困難群眾享受更多關愛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系民生、連著民心。

            近日,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提高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21年1月1日起,東莞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100元,以后根據東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上級要求適時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和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分別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和1.5倍確定,同步提高至每人每月1760元和1650元。

            近年來,東莞市民政局作為負責民生兜底的職能部門,不斷建立健全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社會救助工作制度,加大資金投入,為困難群眾編密筑牢一張基本生活兜底網,確保困難群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提標擴面”

            提升保障水平

            根據通知,今年東莞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1100元,其他社會救助標準聯動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東莞已連續三年實現“提標”,此外東莞還繼續為低保對象每人每月發放食品燃氣水電補助金80元。

            適時提高困難群眾社會救助標準,意味著提高了東莞核心社會救助水平,也全面提升了東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壓力,自2019年4月起,東莞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對東莞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重點優撫對象、孤兒(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已治愈麻風病人、殘疾人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等困難群體,按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即按每人每月補貼當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0%,更好地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需要。

            “提標”的同時,“擴面”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據介紹,目前東莞市民政局已根據國家、省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東莞實際,及時修訂形成了《東莞市臨時救助辦法》(送審稿)并報市政府審定,有望將臨時救助范圍從目前的本市戶籍居民逐步拓寬至本市常住人口,進一步擴大臨時救助覆蓋面,積極構建“急難型”救助和“支出型”救助相結合的臨時救助制度,及時有效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分類施救?

            兜好兜住困難群體

            近年來,東莞著力推行“10+1”社會救助大格局,基本涵蓋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各項救助需求,形成部門間工作合力,做到惠民生、促公平、保穩定。

            目前,東莞現在實行社會救助“10+1”政策體系,其中的“10”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低收入家庭保障、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其中數字“1”指的是社會力量參與。

            為規范社會救助工作,東莞先后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春節慰問困難群眾常態機制,實施低保分類施保、食品燃氣用水補助、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的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等制度。

            東莞還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目前開展的公益慈善類社會救助包括:由市慈善會負責實施的“海豚計劃”腦癱兒童康復專項救助,由市醫療救濟基金會負責實施的困難群眾醫療救濟。

            “10+1”社會救助大格局的形成也標志著社會救助政策體系逐步健全完善,確保了應救盡救。

            精準救助

            確?!安宦┮蝗恕?/p>

            記者了解到,2015年東莞就成立了東莞市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不斷建立健全社會救助信息核對和入戶核查聯動工作機制,實施精準救助、高效救助。

            如何實現精準救助確保“不漏一人”?東莞開展了兩個“100%”核查機制:

            一方面,根據有關規定,市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對全市各園區、鎮(街道)低保對象(包括已脫貧、新增、續期救助及備案的近親屬)、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家庭對象以及臨時救助對象開展全面入戶核查,核查比例為100%。

            另一方面,每年由東莞市民政局牽頭協調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結合工作職能提供已簽署核對授權書的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對象的婚姻、喪葬、財政供養信息、生存及車輛登記、就業等相關情況信息,核對比例100%。

            不僅如此,在東莞各鎮街設鎮級社會救助服務窗口,建立起了健全“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由社會救助工作窗口具體承擔社會救助宣傳、受理、轉辦、協調、協助、信息核對和入戶調查工作。

            對于部分群眾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的基本生活困難如何解決?

            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莞從2020年起全力打造“民生大莞家”服務品牌,市財政與慈善會共安排1.26億元,資助實施“民生微實事”和“民生微心愿”項目。即是在現行政策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扶助門檻,對現行社會救助政策無法解決或解決后仍不能滿足的民生訴求,通過“民生大莞家”服務機制給予補充和完善,進一步建立健全民生訴求收集、處理、反饋機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附東莞市社會救助服務指南

            【記者】薛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