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于限期回收存量共享電動自行車的通知》。通知要求,包括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街兔,青桔)、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美團)、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啰),中山短途使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遛)等相關企業,需于9月2日前主動回收江門市目前已投放的全部共享電動自行車,并不再繼續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對回收較慢或逾期未回收的共享電動車,江門市相關職能部門將開展行動,清理存量共享電動自行車。
據記者了解到,此前在江門市運營的幾家共享電動自行車均已開始車輛回收工作,且上線App彈窗對用戶告知暫停運營通知,開通退費通道。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路面車停放的共享電單車已被主管部門用警戒線封停,并要求企業停止騎行服務。江門地區的市民陷入無法使用共享電動自行車的窘境。有網友坦言,共享電動自行車帶來出行的方便,突然無法使用多少有點可惜。
此外,記者從部分共享單車企業方面了解到,政府部門要求3天時間清退路面所有車輛存在較大困難,而且其客服部門關于無車可用的投訴量近期也是直線上升。
據了解,江門市此前共有4家共享電單車企業開展車輛服務工作。為做好車輛管理工作,各企業在本地招聘運維人員共計約六百人,此次突然叫停,各企業也在抓緊做本地工作人員的后續安撫工作。
共享單車企業方面介紹,目前在江門的共享電單車均統一采用集中充換電,相比普通家用電動車充電亂象,可以有效避免用電安全隱患。同時各運營企業均表示,在用戶完成實名注冊騎行時,騎行過程中會給用戶購置保險,確保用戶騎行權益。在車輛設計階段,為了滿足對車輛的有效管理,車身均預留牌照位置。
江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共享電動自行車由于方便、省力、速度快、隨“掃”隨走等特點,成為不少群眾喜愛使用的短途交通工具。然而,由于共享電動自行車的駕駛員具有不特定的特點,很多駕駛員沒有經過專門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和駕駛培訓,對騎行的車輛技術性能、特點不熟悉,以及部分駕駛員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淡漠,也同時伴生了不少安全問題:闖紅燈、逆向、違法載人、不戴頭盔、亂停亂放、在馬路亂穿插、與機動車搶道……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目前江門全市共享電動自行車投放總量約5萬輛,基本覆蓋全市范圍。交警部門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已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的道路交通事故187宗,交通安全隱患突出,其中相當部分事故涉及共享電動自行車。
江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從國家到地方均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佛山、中山、肇慶等城市已明確不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清退了市區內所有共享電動自行車。
實際上,為給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便利,江門一直鼓勵、規范發展共享單車。2019年10月,市交通運輸局、市文明辦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江門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統籌發展共享單車行業,持續開展自行車停車位施劃、文明騎行共享單車宣傳引導等工作。
江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市民的出行需求繼續優化完善公交線路,重點配合珠西樞紐江門站和工業園區、新學校、新醫院的啟用,同步配套接駁公交線路,滿足市民就醫、上學、商務出行等需要。
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潘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