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石油需求大幅下降,油價也整體下跌近35%。近日,包括Peter Helles在內的美銀美林分析師們發表報告稱,就算有了新冠疫苗或有效療法,全球石油需求短期內也不可能從新冠疫情的沖擊中恢復,至少需要3年時間。
美銀美林指出,在新冠疫苗沒有問世前,航空出行不可能恢復到疫情發生之前一半以上的水平。短期而言,該行預計,從2019年到2025年,石油消費量將增加400萬桶/日,達到1.04億桶/日。
為應對全球原油需求波動,沙特近日下調了10月份對亞洲、美國和西北歐及地中海地區的原油出口價格。OANDA資深市場分析師Jeffrey Halley在一份報告中稱,供應充足、對OPEC放松政策的擔憂、美國駕駛出游季結束以及多頭頭寸缺乏,這些因素都削弱了對石油的信心。
顯而易見的是,市場對需求復蘇的樂觀情緒正在降溫,進而令油價承壓。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繼上周五創下近三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后(42.66美元),本周一直徘徊在42美元附近。
美銀美林還在報告中強調指出,長期而言,全球原油需求還面臨著一個越來越無法忽視的利空因素,即電動汽車。此前,許多大型原油企業已經預期2040年需求將觸及頂峰,但該行認為這樣的局面最早可能會在2030年就到來。
“隨著電動汽車激增,長期原油需求到2030年將達到峰值1.05億桶/日,然后在接下來20年中下降1000萬桶/日。如果重型車輛也轉用電能或氫能,到2050年石油需求將在7600萬桶/日?!盚elles在報告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