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15時30分,天河區五山街一涉林和新冠疫情的封控場所,經過7天封控管理后,調整為警戒區管理,這是天河首個解封的封控管理場所。
19日19時,在封控區內的工作人員邢先生和同事王小姐(化名)一起,簽署了“兩點一線”承諾書后,憑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手持綠色通行證走出單位大院。從12日13時至今,他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在封控區的生活。
12日,天河區林和街一例入境人員鄭某解除隔離后居家健康監測期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根據要求,天河區對鄭某同學所住的東莞莊一橫路某研究所進行管控,其中對鄭某同學所居住的樓棟實行封閉管理,其他7棟實行封控管理。
“當天,接到通知要在單位就地封控時,我開始感覺有點突然,但后來想到日常的常態防控措施,心里很快就淡定下來。街道和單位很快就給我們配備了床、生活用品,讓我們安頓好,同時互相保持距離,待在自己房間?!毙舷壬屯跣〗愣际窃撗芯克目蒲腥藛T,并未居住在所內的住宅區,接到通知后,在單位就地隔離。
封控期間如何度過?看資料、寫文章,邊隔離邊搞科研成了他們的日常節奏。
“因為平時也是進行手頭上的工作,也不需要聚集,所以我們留在單位隔離的人都是繼續科研,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邢先生淡定表示,除去日常物資需要街道社區進行配送、每天進行核酸檢測外,日常基本都在房間里搞科研。
“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沒有受影響,但是也挺想念家人的。打算好好在家和家人吃個飯?!蓖跣〗阏f,自己回到家后,也會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監測。
據五山街黨工委副書記管力強介紹,在封控區域內,街道做好生活物資調配等服務保障,貼心做好人文關懷,最大限度減少對區域內居民生活影響。針對兒童等特殊人群安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駐點關懷。接下來,將繼續落實好防控措施。
據悉,為進一步保障居民身體健康,有效抗擊新冠肺炎,天河區加強人文關懷,暖心服務到位,積極調配新冠疫苗接種車,在該研究所調整為警戒區當天,安排移動疫苗接種車進駐警戒區,對符合接種條件的居民實行送苗上門接種服務,徹底打通居民接種新冠疫苗“最后100米”,筑牢筑厚抗擊新冠肺炎的免疫長城。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郭蘇瑩
【攝影】梁鉅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