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10時,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領導人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大會上,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
記者獲悉,佛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消化科黨支部書記、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欒曉軍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先進集體
他們守護佛山,抗疫診斷中“一錘定音”
在抗疫過程中,佛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行24小時輪班制度,保證了所有送檢樣本快速有效精準當天完成,充分發揮新冠診斷“一錘定音”作用。
佛山疾控中心集體照。
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首例確診發生后,佛山市疾控中心就安排專人24小時做好疫情的監測、報告,對每例病例個案開展了深入細致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時掌握疫情動態,迅速組織開展評估。截至7月20日,分別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市衛健局提交了疫情分析及風險研判報告、聚集性疫情專題、復工復產專題、境外輸入疫情專題分析報告等合計32期。
在防控工作中,市疾控中心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建立起“疾控+公安聯合調查機制”和醫防結合快速聯動機制,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制訂“一例一案”工作表,抽絲剝繭,以流調查找并填補防控漏洞,不斷織密防控網絡,筑牢防控城墻。針對新冠病例救治情況,提出對出院病人采取繼續實施14天隔離措施建議,在全省率先發現并報告了出院患者治愈后仍然檢出病毒核酸陽性個案,為全省乃至全國出院病例管理策略調整提供了事實依據。
圍繞佛山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返校復學等工作部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樹立起防控+服務理念,迅速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持續開展巡查指導工作,在中心微信公眾號開設了專欄,拍攝示范視頻,第一時間為企業、學校、公眾提供防控技術指導服務。此外,還強化了醫校合作,較早建立起衛生健康副校長與“佛山市學生健康監護信息系統”雙結合機制,為返校復學和學校疑似疫情的及時預警處置提供有力保障。
同時,市疾控中心統籌做好全市各類重點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截至7月20日,全市累計檢測標本1691838份。
▊先進個人
凌晨接令馳援武漢,?58歲的他第一個報名
2月13日至3月23日,欒曉軍參加廣東省第十四批援鄂醫療隊,作為省專家組成員、佛山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專家組領隊。他帶領的佛山援鄂醫療隊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感染十三、十四兩個病區,奮戰40天,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89人,其中重癥患者55人,危重癥患者16人。治愈率達89.9%,好轉率98.9%。
2020年2月13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欒曉軍博士(右一)率領40位醫護人員援助武漢市第一醫院。
佛山市人民政府于2月12日凌晨零時發出馳援武漢的倡議書,欒曉軍得知消息后,在市一醫院內第一個報名,只用了5分鐘就完成了請戰書的遞交。2月13日,他率領由40位醫護人員組成的市一醫院援鄂團隊出征武漢。
在出征儀式上,有人問他,“你已58歲,臨近退休,還要去那么危險的地方,到底圖什么?”,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圖的是我的黨性和職責!第一,我是一名黨員,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必須沖鋒在前;第二,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第三,我是武漢人,我必須回去!在武漢最緊急的時候,我要盡我所能,守望相助!”
欒曉軍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作為援鄂醫療隊專家領隊,為讓醫療隊員盡早進入實戰狀態提高工作效率,欒曉軍未雨綢繆、提前布局,帶領醫護團隊解讀新版診療方案、指導醫務人員防護技巧、學習中醫中藥的使用等。他奮戰在臨床第一線,及時掌握患者診治情況和疫情動態;同時,他時刻關注一線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動態調整醫療排班,利用休整時間進行心理調適,開展業余活動,提升隊員們的身體素質,不僅要保障能上前線,而且保障隊員們都能安全完成馳援任務。
每天,進艙的時候,他搶救、治療病人,分析、討論病情;出艙的時候,他在分析疫情,在尋求最佳的應對辦法,在關心著每個隊員,囑咐他們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奪回百分之一的希望!
欒曉軍博士援助武漢第一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在隊伍中,他年齡最大,又是領隊,而且時常像“保姆”一樣關心著年輕的醫療隊員,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欒爸爸”。然而,他自己卻是一名甲狀腺癌患者和高血壓患者。每天都要背著隊員們,偷偷地服用甲狀腺切除術后康復藥優甲樂和抗高血壓藥物。
大約是在武漢奮戰到20多天的時候,有一天,欒曉軍在艙內感覺到自己有點乏力、額頭冒汗,甚至走路不穩,手中拿著聽診器都有點發抖,眼神也有些迷離。他盡量控制著自己,趕緊去醫生辦公室坐下。盡管他藏在防護服和護目鏡內的神態難以被發現,但他的異常情況還是很快被身邊的護士注意到,她問欒爸爸怎么了?他定了定神,做了一個深呼吸后說:“哦,你去看病人吧,我,我沒什么,可能是沒……”他說到一半就打住了。因為這時,他才想起,最近幾天,因危重病人增加,搶救多,討論會多,太忙,竟忘了自己的事:他已至少三天沒吃優甲樂和高血壓藥了!但這一切,他始終只自己扛著,沒告訴任何人。
每天在稍有空閑時,欒曉軍會站在窗前朝著一個方向默默地眺望一陣。因為,那個方向,在離武漢市一醫院約三公里的地方,住著他的已經80多歲的父親和母親。在武漢奮戰的40多天時間里,他一次都沒有回家去看望過的父母,也沒跟任何人提及過。
【南方日報記者】夏小荔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