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5米長的口罩機旁,數個戴著口罩的小朋友聚精會神地看著傳送帶運轉。三個“大輪子”在口罩機左側,它們分別將藍色無紡布、白色熔噴布和另一層白色無紡布同步向前運送。經過機器壓制,一片潔凈的口罩誕生了。
“大家把前臂靠近中間這層無紡布試試?”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笑著對小觀眾們說:“有沒有感覺到一股磁石般的力量,在‘吸’你們的汗毛?這就是熔噴布的靜電作用??谡志褪菓{借靜電,吸走了灰塵。”
2020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現場,市民感受科技的魅力。
在2020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現場,眾多類似的講解,為市民們獻上了一道“科普盛宴”。9月19日到25日,廣州市科協、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將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在全市范圍內舉辦231場次科普活動,主要包括國際媒體港主會場活動、全市范圍的科普系列活動、網絡在線科普活動三大板塊。
科普展。
屆時,廣州市范圍內的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學校、高新企業、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等單位和機構,將陸續開展科普報告、科普展覽、科技競賽、咨詢培訓等系列科普活動。同期還將設置“云游GO科學”“720度VR全景展廳”線上科普游,廣州科普大講臺等網上科普展,預計全市將有約300萬人參與體驗。
2020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現場,市民感受科技的魅力。
今年的科普日主會場分為“科技戰疫館”“小康生活館”“健康生態館”“智慧創新館”四個展示館,共設119個展位,聚焦創新創業、智慧生活、環境保護、前沿科技等熱點,以展覽展示、現場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集中體現科技成果在助力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改善民生上的發展和成就。
廣東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向市民講解口罩的制作與構成。
主會場特色功能區還設置了科技類帶貨直播間、科普圖書角、科普長廊、科普影像館、科學家穿越COSPLAY互動區和科學實驗室等6個特色功能區,市民朋友可閱讀優秀科普作品、觀看科普影片、制作科普小實驗。
色彩顏色并非區分毒蘑菇的標準,這些彩色蘑菇均可食用。
本屆科普日著重凸顯了“科技戰疫”的特色,邀請了10名廣州援鄂醫療隊白衣勇士代表采集掌印拓模。同時,啟動廣州援鄂白衣勇士手模采集活動《印·證》儀式,以印為證傳遞溫暖和力量,向無數“白衣天使”們致敬,也向大眾傳遞著“此戰必勝”的信念。
【圖/文】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李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