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州深圳“雙城聯動”論壇上,廣州深圳相關部門簽署了雙城深化合作專項協議,涉及科技創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等七個領域。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簽署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合作協議。
廣深兩地都是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布局城市,同時廣深產業高度互補,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未來可期。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全力支持廣深“雙城聯動”責無旁貸。
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相對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攝影:王燕)
把握機遇 實現兩地產業升級轉型
據了解,2014年,廣汽與比亞迪簽署協議合作開發新能源大客車。未來,雙方將繼續在商用車領域深化合作,樹立自主品牌合作共贏新標桿。廣汽和騰訊2017年開始在業務和資本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主要包括車聯網服務、智能駕駛、云平臺、大數據、移動出行等。
廣汽與華為已開始在整車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軟件開發、芯片5大領域進行創新研發,預計在2023年底開發出真正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新一代智能網聯產品。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大灣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廣深兩地都有著對外開放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政策與環境。目前,大灣區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而跨行業間的融合與合作則會給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潛力?!痹鴳c洪說。
汽車產業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這場變革的內涵就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近期廣東省、深圳市和廣州市也出臺了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計劃和意見,足以說明國家和地方對產業變革大趨勢的高度重視。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簽署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合作協議。協議計劃通過持續共同培育和孵化,到2025年,廣州和深圳兩市建立建成較為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體系、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打造全球較有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供應體系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曾慶洪表示,“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廣州深圳兩地相關產業要升級轉型,除了牢牢把握住這一輪的百年機遇,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可能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來源:受訪者供圖)
深入開展跨界合作 助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廣汽集團通過創新驅動、戰略引領,發力智能網聯新能源。一是技術創新,成就廣汽智聯新能源核心競爭力。二是產業創新,攜手共建智聯新能源汽車生態圈。以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為代表,產業已經呈現出非常清晰的技術協同、產業協同、管理協同走向。市場、生態和單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依托于創新協同發展。
曾慶洪說:“廣汽集團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前瞻性戰略布局,攜手合作伙伴投入450億元打造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2025年形成40萬輛智能網聯電動車產能,新增產值1700億元。依托產業園大平臺,著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有力推動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研發創新及產業化?!?/p>
去年11月,廣汽和合作伙伴一起,在產業園注冊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創新管理研究平臺——廣東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作為廣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研究機構,創新中心將助力廣州深圳“雙城聯動”。
展望未來,廣汽將順應汽車“新四化”發展趨勢,依托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產業集群,力爭10年內進入世界100強。在此過程中,廣汽集團將聯合深圳企業,加快智能網聯、AI人工智能、軟件定義汽車、大數據、信息安全5大核心技術開發,深入開展跨界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對于廣深兩地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曾慶洪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兩地統一自動駕駛測試標準,共同建設智能汽車測試區,測試結果互認。廣深聯動,共同構建大灣區移動出行市場。二是兩地企業聯合布局新四化前沿技術,共同搶占前沿新興汽車技術創新高地,加速向科技企業轉型。三是兩地企業與國家實驗室、能源和信息資本強化合作。借力先行示范區資本市場建設、技術成果轉化、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構建從汽車創新到成果運用的加速平臺。
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效果圖(來源:受訪者供圖)
(作者單位: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