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賓紅霞)1月10日,由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蘭信”)聯合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下稱“廣船國際”)打造的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在珠海高欄港揭幕,標志著我國大數據中心走進了海洋時代。
“海底數據中心項目(Project UDC)”是將服務器等互聯網設施安裝在帶有先進冷卻功能的海底密閉的壓力容器中,用海底復合纜供電、并將數據回傳至互聯網;海底數據中心(UDC)通過與海水進行熱交換,利用巨量流動海水對互聯網設施進行散熱,有效節約能源、資源,安全性高。
海蘭信從去年初開始進軍海底數據中心研發,和廣船國際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去年底,由海蘭信和廣船國際聯合建造的首個綠色海底數據中心示范項目罐體在廣船國際成功建成并開始進行相關水下性能測試。廣船國際主要承擔了保護數據中心并能承受海底高壓的圓筒形罐體建造和起到關鍵作用的冷卻系統的管路設計和制作,并負責完成了整個海底數據艙的安裝。
圓筒形罐體是海底數據艙的“胎盤”,其密封性能是確保數據中心能否在海底正常運行的根本,罐體下沉至海底之后,將要長期承受巨大的海水壓力,因此必須確保其制造精度和強度。而冷卻系統則是海底數據艙實現降溫功能的“散熱器”,是海底數據艙完成熱交換的核心環節,其建造難點主要在于要在圓筒形罐體有限的空間內實現管路的設計優化。
作為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在罐體鋼結構制造中,廣船國際專門挑選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焊接技師負責施工,并從材料和焊接工藝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最終一次性通過壓力密閉試驗。在數據中心安裝階段,項目團隊聯合海蘭信技術人員,在短短20天時間內,就完成了鋼結構、電氣、液壓和冷卻等集成系統的安裝和調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