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 “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于2021年1月21日發布,其中的北部生態發展區協調發展指數總榜顯示,清遠以絕對優勢蟬聯冠軍,在經濟增長指數、產業轉型升級指數兩項分榜單中排名第一,在交通通達指數和民生指數中排名第二。
該指數是由南方都市報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決策部署,在連續四年發布粵東西北“振興指數”的基礎上創新設計的指標體系。對照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要求,該指數設立了經濟增長指數、產業轉型升級指數、交通通達指數、生態環境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等五個一級指標,并將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和北部生態發展區作為兩個不同的評價區域類型,分領域進行量化盤點。
清遠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常年居北部生態區首位。 曾亮超 攝
清遠經濟總量與增速居首
北部生態發展區包括韶關市、河源市、梅州市、清遠市、云浮市等5個市。北部生態發展區協調發展指數總榜顯示,在經濟增長方面,清遠2019年以1698.22億元的總量繼續領跑北部生態發展區,2019年人均GDP達到43769.78元,在北部生態區排名第一。
在經濟總量之外,清遠在GDP增速、進出口總額等方面同樣領跑北部生態發展區。
如,從增速來看,清遠GDP總量第一,其GDP增速可觀,以6.3%居榜首,韶關、云浮緊隨其后,增速也超過了6%。
在進出口總額方面,清遠2019年進出口總額達到416.23億元,連續4年持續增長,呈現出巨大發展潛力,取得該項指標的第一名,分數遙遙領先。河源以302.97億元的總額排行第二。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20廣東 “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稱,2019年,北部生態發展區5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8年普遍有所增長,韶關以25805.53元居于榜首,清遠以24361.98元緊隨其后。
清遠農村公路密度位列第一
產業轉型方面,清遠也走在前列,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32.84億元,遠高于其他北部城市,比排名第二的韶關市高出約40%。另外,清遠的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僅次于河源,排名第二。
但《2020廣東 “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也指出,清遠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偏低,在北部城市中排名靠后,高技術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亦在北部城市排名末位。“不過,清遠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5家,位居北部地區首位,在技術研發方面具有極大優勢”。
清遠在服務業發展方面也有領先優勢。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數205個,是北部生態發展區城市中唯一超過200個的城市,其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21.24億元,是唯一過百億的城市。
在北部生態發展區“交通通達”指數中,云浮總分排名第一??傮w來看,云浮在北部生態區城市中土地面積最小,在多項公路密度指標中占據優勢,其高速公路密度依然是最高的(4.83公里/百平方公里)。
清遠被認為在北部生態區處于交通樞紐位置,交通基礎設施底子相對較好。其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常年居北部生態區首位,2019年通車里程770.044公里。此外,清遠農村公路密度106.0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第一。
英德清城進入縣域經濟發展“十強”
在北部生態發展區協調發展指數總榜之外,《2020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新增設的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報告也值得關注。
據稱,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南都的《2020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協調發展指數》增設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報告,“由于縣(市)和區的產業規劃、財政制度和區有諸多不同,故分別列縣(市)和區的榜單。”
榜單上的45個縣(市)中,英德進入了前十。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普寧市、高州市、英德市、信宜市、海豐縣、廉江市、陽春市、化州市、新興縣、遂溪縣?!傲硗猓糠挚h市雖然總得分處于中間位置甚至較為落后,但在個別單項指標上也呈現出亮點,例如,總得分排名第34位的連山縣,其GDP和人均GDP均增長較快,兩項增速均排名第四?!?/p>
29個區當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龍湖區、清城區、茂南區、江城區、澄海區、潮安區、電白區、陽東區、金平區、潮陽區。清城在前十榜單中排名第二。據稱,其各項指標均位居前列,GDP總量第三,GDP增速第四,人均GDP增速第四,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第三。
【記者】何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