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前往河源市紫金縣鳳安鎮仁里村荷塘觀光體驗區,發現塘邊步道豎有不少“文明家庭展示牌”,記述著一件件村民踐行優良家風的動人故事。
鳳安鎮鎮長溫志綠說,在村民集中活動點展示文明家庭故事,不僅能激勵上榜家庭更好地秉承美德,還能在鄰里鄉親中樹立良好榜樣。
仁里村是省級新農村示范片主體村,也是省“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先行點,被紫金縣評為“美麗宜居村”,該村的不少做法,已推廣到紫金其它村莊。
志愿參與村莊衛生保潔
來到仁里村嫂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宜人的青草氣息撲面而來——原來幾位農婦正在制作艾粄,忙得不可開交。
合作社負責人戴進芹說:“我們合作社的主打產品是艾粄。一箱裝30個艾粄,省內100元包郵。我們希望打造自己的村嫂品牌,走出紫金,走向廣東,甚至走向全國各地?!?/p>
2019年7月,仁里村成立村嫂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家政、電商、種養等技術培訓,提高當地婦女就業創業技能。
以前,仁里村土地丟荒嚴重,村里留守婦女或因缺乏精神寄托,終日以打麻將消遣。村嫂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帶動當地25位低收入婦女參與艾粄、蘿卜粄等傳統客家食品的制作和售賣。合作社還組織收購、銷售全村種養的雞、鴨、青菜和蜂蜜等,引進新技術,種養新品種,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和咨詢服務。
作為省“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先行點,仁里村還引導婦聯執委、村民小組長、最美家庭戶和其他熱心婦女群眾等成立了巾幗志愿者隊伍。
在新冠疫情襲來之時,巾幗志愿者隊伍自發組成防疫消毒隊,背起消殺桶,奔走在村道、公廁、垃圾屋和辦公樓等公共場所消毒滅菌。她們連夜為鳳安鎮投入疫情防控一線的18個體溫檢測點值守人員趕制艾粄,主動要求參加疫情防控監測點值班值守。
平時,巾幗志愿者義務參與村莊衛生保潔、村容村貌整治、“三清三拆”等各項活動。
目前,仁里村已有67名巾幗志愿者,這些志愿者時常與其他婦女聊家常、說衛生、比整潔,號召村民全面清理整治家庭環境衛生,爭創“四美”(居室整潔靚化美、物品堆放整齊美、房屋溝渠暢通美、禽畜圈養行為美)家庭。
村莊垃圾堆“變身”小菜園
“以前這里是垃圾堆,現在被打理成了亮麗的小菜園?!睅ьI筆者走訪仁里村時,溫志綠指著一座屋后的角落說。近年來,仁里村大力推進“四小園”建設,累計投入13.5萬元,建成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公園共80個,綠化閑置用地3000多平方米。
為維持“四小園”整潔形象,仁里村通過播報廣播、召開群眾會、入戶走訪等方式開展宣傳,結合清潔戶評選活動和現場觀摩會,發動引導群眾參與支持。
持續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令仁里村的村容村貌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底,該村已累計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筑材料亂堆亂放252處,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雜草雜物、積存垃圾294處,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116處;拆除危、棄房80處共8738.6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法建筑6處共575平方米,拆除違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21處,共365平方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體污染共239宗。
夜幕降臨,仁里村和相鄰村莊村民跳完舞或健身娛樂完畢,常會相約到仁里村客家驛站吃夜宵。大家點一份清炒山坑螺,來一碗紫金涼粉,在荷塘邊吹吹晚風,聽聽蛙鳴,消除白天的疲憊。
南方日報記者 蔣才虎 熊祥鑫
通訊員 黃從高 黃子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