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7月9日電 (記者 王堅)廣州市科學技術局聯合廣州市天河區科工信局9日舉辦科技創新法規政策宣傳系列活動啟動暨《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宣講會。這是《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下稱《條例》)實施后舉辦的首場宣講活動。啟動儀式上,廣州市科技政策宣講服務團正式成立。
“與過去的《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相比,新出臺的《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標志著廣州市的科技創新工作已經進入了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睆V州市科技局副巡視員李洪慶指出,《條例》的修訂思路和謀篇布局與廣州“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完全吻合,是未來廣州科技創新工作的總綱,引領和推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李洪慶表示,為銜接落實《條例》內容,廣州市科技局已圍繞《條例》梳理和構建了新時期“1+5+N”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并將以此為框架,抓好政策文件的設立、修改和廢止,不斷豐富和完善廣州科技創新法規政策體系。
同時,廣州市的科技政策是相對完善的。今年以來,廣州市科技局重點加強了政策的宣傳和精準推送,力求科技政策能夠看得到、看得懂、落得實,吸引更多的科技企業、創新人才來廣州創業發展。
活動現場,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謝惠加教授對《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進行解讀。他認為,《條例》對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作出系統性和制度性的安排,全面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謝惠加表示,相比原《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刪除“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專章,新增了系列免責條款,對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有效舉措如科技經費使用包干制和負面清單等均予以吸納,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
此外,《條例》突出廣州優勢和特色,明確了廣州科技創新軸、“一區三城”等空間承載區的發展定位,明確了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支持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領域,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廣州市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方向引領;并增設“區域和國際保護”一章,就廣州市開展區域與國際合作總體要求等內容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符合廣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