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 受訪者供圖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有力支撐。去年,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潘明提交了提案,建議將京港高鐵延伸至澳門,將東南沿海高鐵延伸至江門、陽江并接入廣湛高鐵至海南。
國家鐵路局在答復中表示,在鐵路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正加快建設廣佛江珠城際鐵路、贛深高鐵、廣州至汕尾高鐵、汕頭至汕尾高鐵等項目,積極推進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丹灶至佛山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時,深珠城際現已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遠期規劃項目,未來將有效實現過伶仃洋區段功能。答復還透露,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已開工建設,并已經預留接入廣湛高鐵的條件。
高質量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推進大灣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如何更好地實現互聯互通,是我這些年調研最多、思考最多的問題?!迸嗣髯⒁獾?,作為大灣區重要一極的“澳門-珠?!睒O點,仍缺乏高速鐵路的服務與支撐,限制了地域間的便捷聯通。他建議,把京港高鐵延伸至澳門,建設成京港澳高鐵大通道。
在提案中,從事規劃建設工作多年的潘明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將京港澳高鐵盡早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優先推進深珠通道的高鐵建設,并盡快啟動京港澳高鐵建設的前期研究工作。
對此,國家鐵路局答復表示,提案所提京港澳高鐵與《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年版)》“八縱八橫”高鐵通道中的京港(臺)通道走向基本一致,已分段建設。另外,按照規劃,杭深鐵路銜接深茂鐵路可形成東南沿海經江門、陽江接入廣湛高鐵至海南的快速通道,澳門、珠海地區通過廣珠城際銜接深茂鐵路可直達粵西、海南等地區。當前,深茂鐵路江門至茂名段已開通運營,深圳至江門段已開工建設并預留了接入廣湛高鐵的條件。
“令我很欣喜的是,提案得到中央、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有效促進建議的落實?!被仡櫧荒甑穆穆毠ぷ?,談到自己最為滿意的地方,潘明如是說。
去年6月,國家鐵路局有關領導率領廣東省發改委、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等單位的同志,專程赴珠海開展現場調研,潘明全程向他們詳細介紹了提案的具體內容。另外,國家鐵路局聯合廣東省發改委、珠海市政府目前正籌備聯合召開“珠江口西岸高鐵發展座談會”。
持續建言助力大灣區生態修復
作為一名來自大灣區、扎根大灣區的全國政協委員,連續兩年,潘明關注粵港澳大灣區水域的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珠江水域的生態恢復。去年,他在提案中建言,借鑒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做法,對大灣區內水域實施分級分類十年漁業禁捕制度。農業農村部答復表示,將會同廣東省借鑒長江流域禁捕工作成功經驗,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積極穩妥推進珠江流域分級分類禁捕有關工作,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不斷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流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管理政策。
今年全國“兩會”,潘明計劃提交《關于全面推進珠江流域自然生物資源生態恢復的提案》。“我們實地考察后得知,由于多年來高強度的城市建設和對自然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加上法律制度不夠完善等情況,使得珠江流域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物種逐漸減少,其群落及多樣性也隨之下降。長此下去,必將不利于流域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發展。”他說。
潘明建議,全面推進珠江流域自然生物資源生態恢復,守好流域生態綠色底線,最大程度遏制生物資源衰退趨勢。一是將生態恢復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十四五”規劃,通過宣傳、培訓、科普教育,凝聚起珠江流域自然生物資源生態恢復重要性的全社會共識;二是建立珠江流域內生物鏈的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三是借鑒長江流域保護經驗,加快開展全面禁捕、禁獵和生態補償工作;四是研究制定《珠江保護法》,進一步明確國家相關部門、流域管理機構、地方人民政府的保護責任,對流域涉水行為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
為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鼓與呼
粵澳深度合作與澳珠極點建設也是潘明多年來一直關注的議題。去年,他多次深入珠海橫琴新區走訪。
“在珠海當前大力實施區域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將橫琴新區周邊區域納入‘粵澳深度合作區’范圍,提前謀劃、著實布局、統籌整合、聯動發展,將會是保障橫琴新區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彼f。
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潘明將重點提出提案,建議借鑒上海自貿區擴容經驗,將橫琴新區及其周邊區域統一納入“粵澳深度合作區”范疇,在戰略、產業、政策等層面全面賦能,打造形成以橫琴為主平臺的“核心承載區”、橫琴周邊區域為“聯動發展區”的近中遠多圈層、陸??斩鄬哟蔚陌闹闃O點新格局,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和長期繁榮穩定開辟新空間、注入新動力。
與此同時,潘明還打算以調研課題的形式,組成調研組,就“粵澳深度合作區”立法的課題,赴橫琴及相關部門深入開展考察,為“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改革和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南方日報記者 龔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