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賽場上,中國運動員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瞬間。
本周,一項對169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81.0%受訪者關注了本屆奧運會金牌、獎牌榜。對于未能站上最高領獎臺的中國運動員,99.1%受訪者愿意為他們喝彩?!皧W運會是競技體育最高舞臺,競爭激烈是它的特征,未知性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只要運動員拼盡全力就值得尊敬”,觀眾的心態日益成熟,亦當為之喝彩。
體育競技“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人類在挑戰自我極限的競爭中,不斷刷新歷史。正如蘇炳添以半決賽9秒83的成績破男子100米亞洲紀錄,成為首位躋身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選手,并在決賽中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每一次破紀錄,都是勝利,都值得喝彩。同時更應看到,體育競技的精神內核,并不在于金銀銅牌含金量的高低,而在于獎牌背后所凝聚的奧運精神。
對于每個運動員來說,迎難而上、奮勇拼搏,不斷突破和超越,都是難能可貴的品格。正因為如此,最終誰贏得金牌或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參與,是享受拼搏的過程。正如受訪者所說:“其實運動員去參加比賽,很多人不只是去拿獎牌,而是要挑戰自我、突破自我?!?/p>
對于觀眾,無論奪冠與否都擊掌喝彩,淡定看待成敗,才是值得提倡的體育倫理,也是值得肯定的心態自信和文化自信。弘揚奧運精神,不僅“要傳播體育文化,讓更多青少年提高健身意識,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更好地實現‘體育強國’目標”;而且要學習體育健兒堅毅、剛強、勇敢、拼搏的榜樣,學會笑對人生和事業的成敗與得失,學會從容淡定,從自信不斷走向自強??傊纫獔孕拧安唤洑v風雨、怎能見彩虹”的理性,更當持守“誰笑于最后,才笑得最好”的健康心態。
不只是競技體育,每一個人的人生和事業,同樣會有坎坷和失敗。關鍵在于,誰能夠勇于負重前行,笑看得失,堅持走過去,迎接蔚藍的天空。正如我們要重視金牌,但不能“唯金牌論”一樣,理當喜歡拼搏的過程,喜歡失敗后的從容。
文|劉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