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8月10日電 題:“換軌尖刀班”——廣鐵換軌技術攻堅的“領跑者”
作者 徐婧 郭軍
“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想去做的人,技術攻關的過程很艱苦,但也很有趣,只要勇于發現新事物,敢于探索新工法,遇到挫折不放棄,離成功就會越近?!边@是廣鐵集團廣州工務大修段懷化換軌車間“換軌尖刀班”工長夏智軍常對工友們說的話。
記者近日從廣州工務大修段了解倒,在懷化換軌車間有這樣一支隊伍,由37名技術型實干型青年人才組成,其中黨員10名,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4歲,以“換軌尖刀班”命名,主要負責京廣、滬昆、焦柳鐵路鋼軌的更換。
為推進高鐵換軌“一體化”順利實施,夏智軍帶領“換軌尖刀班”與上級技術部門一同聯勞協作、并肩作戰,探索高鐵換軌施工方案、整理技術數據、優化施工模式,面對技術上的難題從不畏懼、逐項攻關、一一擊破。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潛心研究,終于取得成效,他們總結提煉出了一套“新工序、新工法”,不僅省時省力、安全高效,還優化了原有的換軌施工作業流程,由原有的9個作業工序減少為3個。為保障列車運行安全,施工結束后實行3道巡檢制度,對鐵路線進行3次反復查驗,杜絕任何作業工具遺漏在鐵路線上。
2019年,“換軌尖刀班”在全國首次成功開展高鐵換軌“一體化”施工,成為全路首創。同年11月,以“換軌尖刀班”為主體的200多名高鐵“夜行俠”,圓滿完成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一體化換軌施工,這是國內首次海底隧道大型換軌作業。作業點在地面64米下的海底隧道深處,內部氣溫比外部高很多,風力、噪音、回聲極大,作業環境極其惡劣,隧道里燈光比較昏暗,每次都是“換軌尖刀班”的隊員沖鋒在前。他們的衣服濕透了,鞋子磨破了,汗流浹背的身影忙碌在昏暗的隧道中,干勁十足。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換軌尖刀班”隊員賀平聞令而行,沖鋒在前。在面臨封路、封村、火車停運等諸多困難時,他到處想辦法,托了幾層關系才找到一輛車,將他從湖南溆浦老家送到廣州。之后的3個多月,他一直忙碌在廣州南站疫情防控和客運組織工作崗位上。車站工作人員當得知他是從湖南自費打車來車站支援的,都連連豎起了大拇指。

“我是黨員,危急時刻,必須沖在前,作為一名鐵路職工,能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為旅客的平安做些事情,我感到踏實、滿足?!辟R平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