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方志廣東】粵故事:韓愈與連江同冠峽

            同冠峽古名晾紗峽,位于廣東省陽山縣黎埠鎮同冠村。同冠村在同冠水與連江交匯處,與連州市龍潭鎮毗鄰,距陽山縣城30公里,距連州市43公里。同冠峽為連州至陽山水道的必經之路。同冠峽上下游幾十里,江水碧綠,悠波漣漪,風景獨好。兩岸青山,奇峰林立,形狀千姿百態。

            同冠峽風光(攝影:郭錫全)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被連江的美麗山水陶醉。其中唐代大文豪韓愈被貶為陽山縣令時,對同冠峽的山水就情有獨鐘。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蘇東坡譽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韓愈像(來源:資料圖)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韓愈任監察御史。這一年,關中大旱,韓愈與同任監察御史的張署、李方叔三人聯名上疏,極論天旱人饑,反對官吏橫征暴斂,請求朝廷為民減免賦稅,結果得罪權貴,遭到陷害,三人同時被貶,其中韓愈被貶為連州陽山縣令。

            從京城長安到陽山,行程三千八百里。從寒冬臘月出發,經過顛簸輾轉之后,韓愈于仲春二月從連州乘船抵達陽山。在到達陽山前,韓愈由于被貶的苦悶心情壓抑,對任何事物都毫無興趣,但唯獨乘船進入陽山境內的同冠峽后,對同冠峽的山水美景情有獨鐘,并情不自禁作詩二首。

            《次同冠峽》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饒。

            落英千尺墮,游絲百丈飄。

            泄乳交巖脈,懸流揭浪摽。

            無心思嶺北,猿鳥莫相撩。

            《次同冠峽》寫的是詩人初到同冠峽所見的美麗景色和詩人漂泊異鄉的苦悶心情。詩的前六句寫景,寫了祥和的天色、高山上掉落下來的花朵、石壁上輕飄的游絲、巖洞里形態各異的石鐘乳,還寫了從懸崖上傾瀉下來的瀑布。這時候,詩人已被同冠峽“天晴物色饒”的美麗景色陶醉了,連“今日是何朝”都忘記了。詩的后兩句是雙關語。一方面是詩人觸景生情,以正話反說的寫法,抒發自己漂泊異地思念故鄉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是寫作者對同冠峽美景的專注?!盁o心思嶺北,猿鳥莫相撩”,寫的就是作者全神貫注地欣賞同冠峽的美景,要把同冠峽美景看個夠的情況。

            《同冠峽》

            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

            維舟山水間,晨坐聽百鳥。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曉。

            羈旅感和鳴,囚拘念輕矯。

            潺湲淚久迸,詰曲思增繞。

            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同冠峽》寫的是詩人對同冠峽山水風光的癡迷和詩人被貶的思想感情。當詩人初到同冠峽看見山水風光如此迷人的時候,他忍不住要在同冠村住下來,對同冠峽山水再作深入的探奇。次日早晨,他乘坐一葉輕舟再到同冠峽,把船只系在山水間,坐在岸邊全神貫注地聽百鳥的和鳴,看宿云的變化,觀日出的奇景。但當他身處這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時,他又忍不住觸景生情,為自己的被貶而感到悲傷,淚水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淌。最后,他橫下心來,決定什么都不去想了,于是,又繼續盡情地去享受欣賞美麗風光的快樂了。

            順治《陽山縣志》在“名宦”中將韓愈列為第一人(來源:《廣東歷代方志集成》)

            韓愈在陽山為令時,政務稀簡。暇日,他除喜歡到縣城東郊的江邊釣魚,到北郊的松桂林讀書外,最鐘情的野外活動就是游覽連江的山水。貞元二十年(804年)秋冬,韓愈專程游覽連江的風景,并寫下了傳誦千古的名詩。

            《山石》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蹋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

            嗟哉唔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經考證,從時令、景物、地理環境、作者的思想際遇等方面進行考察推斷,《山石》寫于貞元二十年(804年)秋冬時節,為韓愈游覽同冠峽冷然洞時所作。《山石》是一首以句首“山石”二字為題的七言古詩,但它寫的不是山石,而是寫詩人游覽同冠峽冷然洞觀音巖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它是一首山水記游詩。全詩以詩人游興的濃烈,表現了詩人對同冠峽美麗風光的神往,又警惕自己決不能玩物喪志、樂不思歸的情懷。詩的前八句,敘寫詩人“黃昏到寺”的情景。首句概括到寺之前的行程:險峻的山石,狹窄的小徑。接著敘寫黃昏時分進入寺廟的情景:驚動了蝙蝠盤旋低飛,覺察到新近下了雨,澆得芭蕉葉子又大又綠,梔子掛果又大又肥,把洞中的寺廟點綴得十分幽美。殷勤的寺僧出來迎接,熱情安置寢食,又特意點起火把讓來客欣賞石壁上稀世罕見的佛畫,寫出了山寺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耙股铎o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兩句,從聲和光兩方面寫出了山寺周圍的清幽和寧靜,與黃昏到寺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表現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心態,為明天上路作了過渡?!疤烀鳘毴o道路”以下六句,敘寫第二天早行所見的景象:晨光熹微時離開寺廟,在煙霧迷漫中踽踽獨行,天色開朗之后,群山蒼翠,山花爛漫,溪水碧綠,爽氣宜人。這六句順著游蹤寫景,把寺外山景涂上一層絢麗的色彩。煙霏迷蒙寫山之高,山紅澗碧寫山之美,松櫪粗大寫山之幽,當流涉足寫游興之濃。詩的后四句,寫詩人觸景生情,不禁發出“局束為人鞿”的人生感嘆?!鞍驳弥晾喜桓鼩w”,寫的是詩人自己的隱衷。詩人從山美、水美、人情美,聯想到自己被貶的生涯,告誡自己決不能玩物喪志、樂不思歸。全詩表現了詩人要重新振作起來,實現自己的抱負的決心和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思想感情。

            同冠峽山間小路(攝影:郭錫全)

            從韓愈對連江同冠峽山水的鐘情,充分說明了連江同冠峽山水的美麗。如今的連江同冠峽已成為游客絡繹不絕的旅游景區。

            參考資料:

            1.道光《陽山縣志》。

            2.陳勝林:《論韓愈陽山之貶及其文學評價》,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單位:清遠市檔案學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