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石家莊市五年級小學生王梓巖終于參加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樂高興趣班。上課時,王梓巖的年齡最大,一開始他略感到窘迫,但很快就忘記情緒,沉迷在拼塊和構筑中。
“來之不易!”王梓巖說。畢竟,“拼樂高”過去在他的父母眼中屬于“不務正業”。
“孩子從小就喜歡拼樂高,多少次在他沉迷手里的作品時,我去喊他上奧數課,心里也不是滋味??伞畡鲂拢鳛榧议L我又不得不‘剪’去孩子一切雜念。”王梓巖的母親張媛說。
糾結的心態在今夏“雙減”政策出臺后有了一些松動。
老家在江西的石家莊市民王宇告訴記者,孩子三年級前,暑假都會被爺爺奶奶帶回老家,任其在田野山間玩耍。“田地里的風、晚上的星空、鄉間的一草一木都讓孩子著迷。每年暑假回老家是孩子最盼望的,也是最快樂的?!?/p>
然而,從三年級暑期開始,各種培訓班占據了假期,回老家爬山玩水、捉魚抓蟲成了奢望。不僅孩子走不了,過來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也沒辦法回老家。孩子失望,家長無奈。
今年的“雙減”政策出臺以后,校外培訓班陸續停課。第一時間,王宇給父母和孩子買了回老家的車票。
“不管以后怎么樣,至少現在先松口氣了!前幾天晚上,孩子和我視頻聊天,他歡快地說了句‘爬山、撈蝦終于實現了,特別開心’。童年易逝,快樂如此簡單,是什么偷走了孩子寶貴的時光?”王宇說。
記者在石家莊隨機走訪學生家長,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參與課外輔導多年,其實父母本身也被捆綁其中,生活質量、親子關系、孩子的身體發育都深受影響。“終于有人喊‘?!4蠹叶疾簧蠈W科課外班,其實幾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币幻哪昙墝W生家長說。
新華社石家莊8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 任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