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見習記者/馬瑞婕 記者/王佳欣 通訊員/劉斯嘉)氣味刺鼻的車間,塑膠桶盛裝的香精原料,簡陋臟亂的灌裝設備……“大牌”香水竟產自無牌工廠。近日,廣州白云警方破獲一宗特大涉假案件,在廣東肇慶市端州區某工業園區抓獲涉案嫌疑人16名,并當場查獲假冒知名品牌香水一批,初步估算涉案金額人民幣5700余萬元。
今年4月底,白云警方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打假專項行動,在白云區石門街朝陽村一個倉庫內,發現一批“知名品牌”香水,共計3.3萬余瓶,經鑒定均為假冒品牌商品,若按正品估算價值不菲。警方在現場抓獲涉案人員1名,依法將其刑事拘留。
據廣州市公安局白云區分局食藥環偵大隊長梁警官介紹,該工廠將香精原料、酒精、水根據一定的比例混合勾兌后,加上包裝,一瓶香水的成本價在十至幾十元,批發價則在百元以上,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的價格則高達幾百元至一千多元不等。
7月30日,白云警方組織警力,在肇慶警方的協助下,部署開展收網行動,在肇慶市端州區某工業園區一無牌工廠內抓獲生產、銷售假冒品牌香水嫌疑人16名,查獲假冒香水7000余支,空瓶近2000個,以及香水原料、灌裝機器一批。隨后,專案組民警在距離該工廠約2公里的另一工業園查獲假冒香水4.5萬余支,以及包裝材料等一批。經初步估算,涉案價值人民幣5700余萬元。
這些假冒品牌香水成品有完整的包裝,甚至味道也與正品相差無幾,具有極強的蒙蔽性。其工廠一般設在城中村、工業區,但將倉庫設在廣州市區,不僅物流方便,也進一步“迷惑”消費者。假冒品牌香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灌裝前,工人把玻璃瓶隨意沖洗,擱在一邊晾干。廣州市公安局白云區分局食藥環偵大隊民警肖警官指出:“在香水原料的使用上,就怕含有甲醇,工業酒精是有毒有害的。”
警方提醒,市民在購物時應盡量選擇正規渠道,仔細辨別商品包裝、條碼等信息,保留好購物憑證以便維護合法權益,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