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2日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黃佳瑜)南山區第四屆“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暨小社區大舞臺“聚·享”第四季活動社區需求征集已經結束,并在大賽官方網站公布各社區需求清單,目前大賽正在火熱報名中,并于8月24日截止報名。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科研院所、高校等主體可通過大賽官網報名參賽。
南山區第四屆“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暨小社區大舞臺“聚·享”活動,旨在強化社區“兩委”運用民生項目推進社區治理工作的能力,引導社區居委會、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并遴選出一批解決居民實際需求的優質項目落地社區,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大賽自7月7日啟動后,南山區8個街道101個社區黨委共征集了667項社區民生需求,涵蓋社區治理、助老服務、青年服務等方面。各街道還分別舉辦了社區需求對接會,引導社區黨委書記與參賽方進行面對面交流。
本屆大賽共設10個分賽區,分別是助老服務分賽區、青年服務分賽區,以及南頭、南山、西麗、沙河、蛇口、招商、粵海、桃源街道分賽區。大賽分為兩種類型參賽項目,分別是社區治理類和社區服務類,具體是:
——社區治理類,包括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會組織培育與孵化、志愿者培訓與服務、公共應急防護、社區融合和社區營造等。
——社區服務類,包括助老服務、青年服務、婦女家庭服務、兒童服務、特殊人群服務、社區文體服務、社區節慶服務、健康防護服務、職場交流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等。
參賽主體為依法登記注冊,且能在南山區實施項目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科研院所、高校等主體。
本屆賽事分為5個階段,包括項目征集、分賽區初賽、項目落地實施、分賽區決賽和區級總決賽。
——項目征集(即日起至8月24日),參賽主體根據社區發布的需求,設計社區治理類或服務類項目參賽,在大賽官網進行項目申報。
——分賽區初賽(8月25日至8月31日),助老服務分賽區和青年服務分賽區分別選出前15名項目,8個街道分賽區選出每個社區的第1名項目,全區共131個項目。
——項目落地實施(9月1日至11月1日),初賽評選出的項目,按照需求來源分別返回社區,視疫情防控情況,根據民生微實事相關規定,由社區黨委于9月30日前組織落地實施。落地項目若在11月前未能實施完畢,可繼續實施,不影響參與分賽區決賽環節;
——分賽區決賽(11月2日至11月25日),分賽區初賽評選出并經過落地實施的項目,進入分賽區決賽,采用PPT等形式進行項目路演,重點考察項目與需求匹配情況、落地成效和路演表現等,每個分賽區評選出前2名的項目(共20個)晉級區級總決賽。
——區級總決賽階段(11月26日至12月10日),采用網絡投票和項目路演的方式,評選產生本屆大賽各類獎項。
本屆大賽設置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勝獎10名、百強獎111名。
此外,大賽項目訓練營即將開展,培訓內容包括項目書撰寫、官網申報系統使用指引、大賽相關注意事項等,各參賽方可關注“智惠民生”公眾號和大賽官網了解動態。
大賽官網:www.nszhms.com
大賽咨詢電話:0755-26979866
大賽咨詢QQ群:529628869
【參賽小提示】
一是第三方機構參賽項目的產品、技術及相關專利歸屬參賽主體,與其他單位和個人無產權糾紛,而且參賽主體及核心團隊要具備執行項目所需的相關資質。
二是已經入駐“南山區民生微實事項目庫”的第三方機構項目(即南山區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百強項目)不得重復申報參賽。
三是第三方參賽機構須結合南山區各街道特點和需求清單來設計符合居民需求、能落地社區的服務項目。
四是為保障大賽多元主體參與,原則上同一第三方機構在全區范圍的申報項目數量不超過5個,同一第三方機構入圍分賽區決賽的項目數量不超過2個,同一第三方機構晉級區級總決賽的項目不超過1個。
五是入圍分賽區決賽的第三方機構項目,可獲得“南山區民生微實事項目庫”的入駐資格,經申請并審核通過后入駐項目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