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們都是聚少離多的狀態,他在珠海金灣區工作,我在廣州的省人民醫院本部工作,一個月只有一兩個周末能見上面?!痹陲L景秀麗的珠海斗門區南澳村岸邊,準備登花船的1號新娘黎女士告訴記者,她原本打算和同為醫護人員的老公年初結婚,卻被疫情打亂了計劃。而在疫情結束后,黎女士回到珠海并和老公在同一家醫院工作,今天參加國家級非遺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更是為兩人因疫情而推遲的婚禮畫上圓滿句號。
珠海市“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現場。(來源:南方都市報)
遲到的婚禮卻更令人珍惜回味。這是發生在“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上的一幕。9月19日上午,“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在珠海市斗門區南澳村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8對新人用國家級非遺“斗門水上婚嫁”的形式開啟新家庭幸福之門,而這些人大多是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積極參加復工復產的一線工作者。
上午9點,18艘接親花船裝飾華麗,造型精致,均掛著大紅燈籠,在悠揚的咸水歌聲中向著儀式主會場魚貫緩行?!岸烽T的鄉村風景美麗動人,能在這里參加水上婚嫁集體婚禮,一定會給我們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币簧韼X南水鄉傳統新娘裝打扮的黎女士佇立船頭,由大妗姐、民歌手陪伴著,神情喜悅而又激動。
在南澳秀美水鄉風光的映襯下,接親場景唯美而喜慶,親朋好友以及慕名前來的游客沿河隨行觀看,紛紛舉起相機、手機捕捉精彩難忘的畫面。長約2000米的河道,船隊蔚為壯觀,每艘船上的大妗姐都唱起了悠揚咸水歌,每艘船都開始行水上婚嫁特有的祭龍王儀式,畫面感喜感動感十足。
花船行經斗門區第十四屆沙田民歌比賽現場,活動高潮呈現,水鄉韻味十足的沙田民歌和婚慶的閑水歌交匯迂回,構成了亮麗動人的水上視聽民俗文化大餐,深具本土水鄉特色的比賽舞臺臨水搭建,舞美元素與水鄉風光交融映襯,讓沙田民歌的歌聲溢彩、醉人。
花船到達碼頭,新娘陸續上岸,隨即行“跨火盆”儀式,寓意踏進郎家從此吉祥如意。沙田民歌大賽頒獎儀式結束后,集體婚禮開始進行拜高堂環節,主婚人在主婚的致辭中祝賀18對新人喜結良緣,并對斗門的非保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珠海市“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現場。(攝影:吳進)
在拜高堂、新人代表發言、頒發婚禮證書等環節結束后,新人攜親朋與眾嘉賓一同入席喜宴。整個活動有序推進,為各地游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和全新的感官體驗,充分展現了珠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豐碩成果,展示了斗門深厚的文化底蘊。
“斗門水上婚嫁”是珠海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水為媒,以船接親,以歌祝福,源于疍家人對歌成親的習俗。為傳承這一傳統民俗,2012年起斗門區就面向全球征集新人,政府資助參加集體“水上婚禮”。
截至目前,“斗門水上婚嫁”集體婚禮已舉辦了八屆,共有145對新人參加,算上本屆的18對新人,共計163對新人。新人們在兩岸民歌的祝福聲中完成獨具傳統特色的婚禮儀式,開啟人生新階段。
(作者單位: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