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從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今年年底之前,各級各類學校將全面實現互聯網全覆蓋?!?2月1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介紹了上述數據。
高潤生還介紹,從2015年至今,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出口帶寬達到100M的學校比例從12.8%躍升到98.7%。其中,52個貧困縣已實現了學校網絡全覆蓋,99.7%的學校實現了百兆帶寬。95.2%的中小學擁有多媒體教室,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和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1060萬臺和1703萬臺。
高潤生表示,“十三五”以來,教育信息化工作呈現出應用深化不斷加速、創新案例競相涌現、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的良好局面。
其中,除了網絡基礎環境外,優質資源供給和教學應用水平也有大幅提升。教育部實施農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整合開發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數字資源6948學時,與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學科教材配套的資源達5000萬條。建成203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資源庫,認定1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40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慕課學習人數達3.1億人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基本形成,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有效途徑。
高潤生說,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已接入各級平臺184個,為師生提供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服務,應用訪問總數累計超3億人次,資源共享總數超過3.2億次,月活躍用戶達6000多萬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超過1億個,將近半數的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教學和教研。
高潤生表示,在財政部的支持下,通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的持續實施,農村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基本實現了校校有多媒體教室?!耙虼丝梢哉f,我們教育信息化的環境建設目標基本上實現,這也為我們下一階段推進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奠定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基礎?!?/p>
高潤生還介紹,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通過電視空中課堂保障沒有網絡或網速較慢地區學生的居家學習;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彈性教學手冊—中國“停課不停學”的經驗》,為世界各國在線教學提供了中國方案。這次疫情,以信息化有效支撐了近3億師生的在線教學,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同時,全社會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對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 王詩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