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烏天宇 于蕾)2月4日11時許,惠州惠東縣平海水廠涌出源源不斷的清水,這些清水來自幾十公里外的西枝江,其標志著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實現全線通水。
惠東稔平半島地處連接珠三角和粵東地區的咽喉地帶、緊鄰深汕特別合作區,擁有巽寮灣、雙月灣等廣東省重點旅游景點,也是廣東太平嶺核電廠、惠州LNG接收站、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惠州港口海上風電場等重大項目的所在地,是發展清潔能源、現代農業及現代海洋產業的重要腹地。
由于半島境內沒有大江大河,缺乏建設大中型水庫的自然條件,長久以來,地區發展飽受“缺水”問題制約,影響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自2012年啟動可研立項、2014年被列為廣東省重點項目、2016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以來,稔平半島供水工程便備受關注。
受項目規模、地形、征地拆遷等復雜因素影響,工程施工難度高,歷經數年建設終于實現全線通水。據了解,工程總投資約12億元,主要包括鯉魚嶺取水泵站、黃坑泵站、調壓塔、黃坑泵站前池、隧洞以及輸水管道的建設,其中輸水管線總長達62.7公里(含隧洞9.6公里)。
稔平半島供水工程通水后,西枝江水通過鯉魚嶺抽取,經輸水建筑物和加壓泵站送至平海鎮虎坑水庫,可為沿海工業基地、平海發電廠、巽寮旅游開發區等需水對象供水,并兼顧補充沿線稔山、鐵涌、平海和港口四鎮綜合用水,取水流量為5.2立方米/秒,日供應原水45萬立方米,惠及近50萬人,真正實現惠東全縣人民“同飲一江水”。
當前,惠州稔平半島被定位為能源科技島、生命健康島、高端旅游島、生態宜居島,將布局七大產業片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稔平半島供水工程的投用,將有利于推動各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