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來了!南國書香節組委會辦公室對外發布2020年度的《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靵砜纯催^去一年廣東人的閱讀喜好有什么變化吧。
“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編制。本次報告,除了延續對廣東各地全民閱讀現狀水平的深入觀測,還重點關注了最新閱讀發展趨勢。
根據報告,在區域全民閱讀指數方面,廣州、深圳仍分列第一。佛山、梅州、清遠、河源、潮州及陽江的指數排名較去年有提升。
2020年,廣東人的閱讀量有增加嗎?數據顯示,廣東省成年居民的綜合閱讀率為94.67%,人均紙質讀物閱讀量為5.85本,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為121.98分鐘,較上年均有所增長。
● 居民閱讀畫像
日均數字閱讀時長是紙質閱讀的3倍
《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2020)》顯示,廣東省居民依舊保持著較高的閱讀熱情,超半數受訪者認為自己在2020年增加了閱讀活動。而在閱讀量評價上,有三成成年居民認為自己閱讀量較大及很大。
2020年,廣東省成年居民綜合閱讀率為 94.67%,數字閱讀終端接觸率為 93.55%,相比2019年進一步提升,且均高于全國2019年均值水平。廣東省成年居民紙質讀物年均閱讀量為5.85 本,電子讀物年均閱讀量為5.53本,較上年實現雙增。在閱讀時長上,成年居民紙質讀物日均閱讀時長為41.21分鐘,較上年小幅增長,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為 121.98分鐘(包括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平板閱讀等),較上年增加了 14 分鐘。
紙質書年人均購買量為5.12本
隨著內容消費的不斷升級,加上全省全民閱讀促進工作的不斷深入,廣東省居民閱讀消費行為呈現增長趨勢。在閱讀來源上,七成受訪者稱其主要閱讀來源為自費購買閱讀資料,而購買渠道較為多樣,主要為網絡購書平臺。
當當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省紙質書銷售金額、銷售冊數、購買顧客數、訂單數均居全國第一,紙質書人均消費次數約為2 次,紙質書人年均購買量為 5.12本。
三成受訪者稱有視頻閱讀習慣
跟隨5G速度,大家也不斷解鎖閱讀新“姿勢”。調查顯示,2020年廣東省成年居民聽書率為33%,較上年小幅增長,其中,日均有聲閱讀時長在30 分鐘以下的成年居民占比七成。另外,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進行閱讀也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有29.74%的受訪者表示經常使用視頻類APP進行數字閱讀。
青少年紙質讀物日均閱讀時長為47.94 分鐘,較成年居民高出6.73 分鐘;而有0-8 周歲兒童的家庭中,家長每天大約花30 分鐘陪孩子讀書,年均逛書店次數為10次。
調查發現,廣東省居民對閱讀環境的整體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對公共圖書館、政府助推全民閱讀工作及閱讀氛圍的評價均高于上年。其中,公共圖書館硬件環境和服務質量是廣東省居民閱讀環境評價中最滿意的一項,評分為 3.90(滿分:5分),對當地政府助推“全民閱讀”及成效的滿意度分值同比增幅最快。
● 全民閱讀指數
全民閱讀指數廣深佛位列前三
《廣東省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自2019年6月實施至今已將近兩年,在其規范與指引下,廣東省各地市的全民閱讀指數較上一報告期均有所提升。
根據指標測評,廣州、深圳的全民閱讀指數依舊穩居前二,其中廣州指數分值上升至92.43。佛山、珠海、東莞分列第三、四、五名。與上個報告期相比,入圍前五的城市,僅個別排名有所波動,例如佛山回升至第三名,珠海則降至第四名。另外,云浮的全民閱讀指數分值仍不到50,在21市中排名再次墊底。
分區域來看,珠三角地區的全民閱讀水平繼續領跑,粵東稍顯落后。而21市之間的差異仍比較明顯。
與2019年相比,佛山、梅州、清遠、河源、潮州及陽江的指數排名有提升。其中,潮州在閱讀推廣工作上表現有亮點,整體排名上行一位。
湛江、揭陽排名均下滑兩位,其中,湛江在閱讀推廣人及閱讀組織的建設相對較弱;揭陽則在閱讀條件與保障、圖書館閱讀行為上表現不盡如人意。
佛山雙分榜表現僅次于廣深
《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2020)》共有4個分榜單,分別為閱讀條件與保障、圖書館閱讀行為、個體閱讀活力、閱讀環境評價。作為全民閱讀指數水平全省前二位城市,廣州、深圳兩地在4個分榜單中均領先于省內其他城市。
佛山在個體閱讀活力、閱讀環境評價兩個分榜單上表現較好,排名僅次于廣州、深圳;在閱讀條件與保障分榜上,東莞排名第三;圖書館閱讀行為分榜上,珠海為第三名。
● 廣東閱讀趨勢
數字閱讀持續增長
從整體趨勢上看,廣東省成年居民的數字閱讀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有近六成受訪者表示在2020 年增加了數字閱讀內容。疫情期間,數字閱讀更是主流選擇。在閱讀方式偏好上,84.78%的受訪者更傾向手機閱讀,在所有閱讀方式上最受歡迎。而聽書、視頻閱讀等新式閱讀也越來越普遍。
另外,社會化線上閱讀應用的繁榮,也給讀者的數字化閱讀帶來了新的體驗。數據顯示,廣東省居民更傾向使用社交屬性或閱讀專業性突出的媒介進行閱讀。有80.05%的廣東省受訪居民常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 APP 進行數字閱讀,還有41.60%更多地使用掌閱、微信讀書、晉江小說閱讀等專門的閱讀 APP 。
值得一提的是,全息閱讀作為全新的閱讀概念,也逐步深入到廣東數字閱讀過程中。調查發現,廣東省成年居民閱讀介質逐漸多樣化、閱讀場景逐漸多元化、閱讀分享逐漸社交化,而數字閱讀、云端知識消費、網絡互動、多場景應用也逐漸成為全民閱讀的最新形式。
與此同時,廣東省數字閱讀配套也持續升級。全省市級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體驗區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部分圖書館還在體驗區內配備了電子圖書瀑布屏、VR體驗設備等,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
新式閱讀空間涌現
隨著國民閱讀需求進一步提高,傳統閱讀場所的建設上升到了以“閱讀”為核心的空間建設問題,成為全民閱讀推進工作的重要話題。
首先,廣東省公共圖書館在閱讀空間建設實踐中尤為關注重點群體的閱讀權利保障,例如廣州圖書館面向未成年人建設了較具代表性的閱讀空間,通過閱讀活動讓未成年人在閱讀空間中與同齡人、家長、圖書館員以及其他群體密切互動,充分調動全身感官,提升閱讀效能。
另外,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的閱讀空間也備受矚目。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起、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支持的“粵書吧”項目,通過嵌入方式,按照“一吧一特色”的原則,在旅游景區、酒店、民宿和旅游交通集散地(機場、客運站等)等旅游經營單位,設立當地圖書館分館或服務點,將閱讀與旅游深度融合。據悉,廣東省第一間“粵書吧”已在2020年1月正式試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全省建設10個嶺南書院。據了解,首家嶺南書院(江心島書院)已落戶清遠,為推動省嶺南書院項目發展、形成獨特的嶺南書院模式提供了啟發。
而韶關的“無人值守,有人管理”的“風度書房”,曾被作為當地十大民生實事工程,自2017 年開始建設,目前全市共建成71間,成為韶關市打造“城區十分鐘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截至2021年3月,共接待讀者410多萬人次,是“風度書房”建成前市圖書館年均接待人次的9.8倍;借閱圖書128萬冊次,是書房建成前5.1倍。
閱讀推廣人隊伍不斷壯大
閱讀推廣人在全民閱讀促進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數據顯示,廣東已有17個城市組建了較為成熟的閱讀推廣人隊伍,其中,廣州、深圳、珠海、江門、陽江的閱讀推廣人數量較多。此外,有六成城市專門開展了閱讀推廣人的培訓和評優活動,如珠海的“閱讀領航人”培訓計劃等。
推廣全民閱讀,面向農村有農家書屋,面向城鎮則有各式特色書屋。2020 年廣東省各市農家書屋總量超2萬個,職工書屋則為特色書屋的主要形態,廣州、中山、潮州等市的職工書屋數量均超過了300個。
2020年疫情期間,部分公共場所暫停開放,線下閱讀活動受限制。為滿足居民閱讀需求,保障閱讀權益,各市圖書館先后拓展開放線上數字資源,并將閱讀推廣活動也搬到線上。除了名家閱讀講座、閱讀分享會、征文活動等,部分圖書館將抗疫知識融入閱讀活動。例如,揭陽、肇慶等多地舉辦了共同戰疫的線上朗誦活動,廣州圖書館與武漢本土企業合作,推出了“書香悅讀智贏戰疫”的紅包答題活動。
【記者】陳小庚
【攝影】梁鉅聰
【通訊員】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