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沙團區委按照“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于5月30日提前發布了疫情防控應急儲備志愿者招募令。招募令發出24個小時內,便收到1219名志愿者的報名申請,一個個“志愿藍”身影走上疫情防控一線,星夜奮戰,勇往直前,助力南沙構筑起一道道堅固防線。
據了解,為提高志愿者服務力和戰斗力,團區委組建了青年黨員先鋒隊、青年團員突擊隊,港澳青年支援隊三支志愿服務隊伍,并將三支隊伍分散到區內各個核酸檢測點進行支援。
黨員志愿者,防控一線生力軍
6月伊始,南沙區各地陸續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在東涌鎮魚窩頭廣場,一個熟悉的身影正穿著雨衣,冒著風雨奔走在檢測隊伍的前前后后,她是青年黨員志愿者陳婉文。這是她兩天內前往的第三個服務點,此刻她正蹲下身子,指引小朋友進行人臉識別。
去年,陳婉文便帶領妹妹響應團區委發布的志愿者招募令,一起前往黃閣收費站出口(廣珠北段)擔任志愿者,為過站的乘客測量體溫,成為抗疫一線的“姐妹花”。今年,當家鄉再次面臨疫情威脅,陳婉文再次聞令而行,風雨無阻,奮戰在抗疫一線。
“當我多指引一個人完成核酸檢測,南沙就多一分安全”,她說,“作為志愿者,去年疫情嚴重時尚且無所畏懼,今年心里更有底氣,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幫助南沙、幫助居民群眾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敝两瘢塾嬛驹阜諘r長已逾300小時。
防疫前線,繪就灣區同心圓
洪逸曦、劉延鑫是第一批響應志愿者招募號召的香港青年。早在5月30日,洪逸曦想著自己身體健康,也曾注射過疫苗,該在疫情防控中貢獻自己一份力。劉延鑫看到招募要求須接種過疫苗,第二天就接種了疫苗,隨后他們又召集了6名港澳青年小伙伴一同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
5日上午,南沙區發布全區全員核酸檢測的通告,洪逸曦和劉延鑫都接到電話通知,經過短暫的會議和培訓后,他們便穿上志愿服,前往區內6個檢測點協助開展核酸檢測、維持隊伍秩序,引導群眾掃碼登記、答疑解惑等志愿服務。

在烈日下幫助群眾進行核酸檢測的數小時內,洪逸曦看著不斷加入的一批批志愿者,不斷運送到場的抗疫物資,深深感受到志愿服務隊的組織力和專業性。他說,早已把廣州當做自己另一個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眾多港澳青年一起守護美好家園。
6日,0時28分,洪逸曦拍下回到小區做核酸檢測的照片,在朋友圈寫下“燈火通明,南沙加油!”
前線奮戰,后方支援,實際行動暖人心
結合區內各鎮街108個核酸檢測點的實際情況,南沙團區委動用多渠道、多方式調配志愿者支援各服務點,用于志愿者篩選、培訓、配崗、溝通協調的微信工作群便多達52個,因人數眾多,工作人員甚至一度出現被禁止撥號、微信禁止發送鏈接的情況。
為解決封控區人手不足的問題,團區委協調珠江街駐地辦公企業美的集團公司,募集50名青年志愿者組成“南—美防疫志愿隊”,于6月7日當天火速集結并進入封控區,作為全區第一股支援封控區的堅實力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該支隊伍已連續服務10天,合計8000小時,持續為當地提供志愿力量。此外,為做好疫情防控暖心工作,通過新媒體平臺開設“情暖珠江”欄目,支持封閉區、封控區的群眾線上提問發聲,傾聽各種求助的聲音,及時撫慰隔離群眾焦慮不安的情緒,為群眾解答他們密切關注的問題。截至6月16日,共收集群眾反映問題17條,有效解決16條。
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南沙共青團共計招募志愿者4072人(含黨員618人、港澳人士8名),提供有效志愿服務共計10180人次,直接支援了全區三輪核酸檢測及疫苗接種共計108個服務點的現場工作廣大青年志愿者的加入,有力地支援了南沙各鎮街疫情防控工作,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志愿者在投身抗擊疫情中奮勇爭先、敢于擔當的精神風貌,他們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使命擔當。
【南方+記者】柳時強
【通訊員】鐘鶴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