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廳內,輔警協助市民辦理業務。受訪者供圖
“感謝人民警察,圓我28年團圓夢!”尋親成功,劉女士對廣州民警深深鞠躬。今年4月,省公安廳刑偵局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出DNA比對尋親綠色通道。目前全省查找解救被拐失蹤兒童170名,助骨肉分離家庭重新團聚。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明確要求,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廣東政法工作更好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要求的實際行動。省委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主要領導研究部署,定期聽取進展情況匯報,扎實推動工作落實。
用“小切口”,解決“大民生”。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廣東政法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省共推出為民辦實事項目4.64萬個,實施便民利民惠民措施1.5萬條,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4.7萬場,為群眾辦實事超18萬件。
關鍵詞 高站位部署
把“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找準群眾關注的痛點問題,才能更好施政為民。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召開辦實事征求意見座談會2248場。
省委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辦結合“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察民情訪民意,在全省政法系統部署推出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具體舉措,把“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省政法系統知責思進、迅速行動。
——全省各級黨委政法委加強統籌協調,指導各地政法機關認真研究謀劃有效的活動載體、具有影響力的辦實事項目,牽頭開展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掃黑除惡線索清理、涉法涉訴信訪積案化解、反邪教防傷害等實踐活動,努力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全省法院系統把司法為民作為檢驗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效的重要指標,著眼審判執行工作中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圍繞“四項便民措施、三項為民行動、兩項利民制度、一項惠民工作”10件實事,全力推進、重點攻關。
——全省檢察系統立足“四大檢察”職能,開展降低審前羈押率、民事檢察支持起訴、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紅色革命資源保護公益訴訟4個為民服務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市縣兩級檢察院推出462項辦實事舉措。
——全省公安系統集中開展“八大專項行動”,其中圍繞深入開展“護校安園”行動、優化老年人辦事服務、暢通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生命通道等工作,專門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8項具體舉措,并在全省公安機關設立“廳、局長信箱”。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推出2714項具體措施。如省委依法治省辦制定6個“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破解“運動式”“一刀切”執法和執法不作為難題,并推動建立食品藥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制度等。
群眾利益無小事。全省政法系統緊緊圍繞優化政法機關公共服務、強化民生領域執法司法、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推進執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開展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關鍵詞 高標準推動
做好規定動作 創新自選動作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省政法系統既做好規定動作又創新自選動作,著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聚焦主責主業辦實事。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廣東政法機關聚焦主責主業,出實招、亮硬招、謀新招,打好為民辦實事“組合拳”。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從推進涉黑涉惡線索清理辦結到深入開展“護校安園”行動、推出未成年人救助專區等,廣東政法系統不斷夯實平安廣東建設根基。如深圳市首創“被性侵未成年人精準保護深圳標準”,肇慶市創新警企、警校、警民聯防聯勤工作模式,惠州市深入推進“一村(居)一警”與“兩站兩員”融合提升,為人民群眾構筑一張張“平安網”。
公平正義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廣東政法系統從加強法治廣東建設入手,用法治護航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省法院建立院(庭)長接訪制度、院領導督辦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案件制度兩項利民制度;省檢察院堅持把“降低審前羈押率”作為維護人民群眾公平正義的重要之舉;省司法廳深化推動公共衛生、民生保障、救濟救助等重點領域立法。
聚焦重點群體辦實事。廣東政法系統俯下身沉下心,找準查實重點群體的“難點”問題,下大力氣落實。
針對老年人辦事不便問題,省公安廳推動各地設置老年人專窗222個;針對拖欠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工資問題,全省法院開展為期三個月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針對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等重點群體,省檢察院開展“民事檢察支持起訴”專項行動;省司法廳鼓勵司法鑒定機構為困難群眾提供減免收費的司法鑒定服務;為關照特殊人群心理健康,肇慶廣寧縣委政法委牽頭建立“關愛生命熱線”線上平臺,24小時免費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已成功干預防止29人輕生。
聚焦智能化運用辦實事。在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難免會遇到警力有限情況。廣東政法系統通過提高政法智能化運用水平,有力提升全省政法機關服務能力。
如省法院借助信息化提供更優質的“一站式”訴訟服務,并與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建設不動產“點對點”查控系統,實現全省不動產查封、續封、解封和過戶“一網辦理”;惠州市檢察院開展全省首例“人臉信息識別系統安全監管”行政公益訴訟,守護人民群眾個人信息;廣東法律服務網語音平臺和網絡平臺實現為群眾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明者因時而變。本輪本土疫情發生后,廣東政法系統迅速響應,各級政法單位各司其職,有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公安干警堅守“疫線”,將安保維穩、打擊涉疫謠言等作為重點工作。
關鍵詞 高質量落實
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好險啊,卡里的十幾萬差點沒了!幸好民警幫我裝了反詐APP”“廣東法律服務網網絡平臺回應迅速,我的3萬塊欠款終于要回了”……辦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關鍵是抓好落實?!拔覟槿罕娹k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全省政法干警辦成了一件件實事,贏得人民群眾一致“點贊”。
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平安廣東建設成色更足。省掃黑除惡辦對群眾實名舉報涉黑涉惡線索開展核查,100%反饋核查結果;省法院開展打擊電詐專項行動,依法從嚴從快懲處電詐犯罪;省檢察院組織開展“涉案財物專項清理處置”專項行動,切實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省公安廳派出10個暗訪組,督導各地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人民群眾切實地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廣東建設再上新臺階。省法院大力開展“民法典百場庭審直播”活動,實現“審理一案、宣傳一片”普法效果;省檢察院全面啟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行動,達到案結事了政和良好效果;省司法廳線下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為群眾提供“面對面”服務;省法學會在全省開展“民法典宣講鄉村行”活動,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數字無言,數字最有力?;鶎用芗m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綜治信息系統網格員排查一大批矛盾糾紛,化解結案率達99.18%;省公安廳全民反詐專項行動中,破獲電詐案件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9.92%、88.17%;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以來,全省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24.6%……
接下來,廣東政法系統將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持續完善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積極為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
南方日報記者 祁雷 通訊員 粵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