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州市公安局獲悉,在近期開展的“八大專項行動”專項行動中,廣州海珠警方破獲2宗非法販賣活體石珊瑚案,繳獲活體石珊瑚835株,初步估計涉案價值20余萬元。
石珊瑚是一類海生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由于具有分泌碳酸鈣形成堅硬群體骨骼的能力,是構成珊瑚礁體最主要的部分,其形態多變,色彩斑斕,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往往不少人喜歡用它來給水族箱造景。
但它還有另一個身份——《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即CITES)附錄Ⅱ的物種,在我國,石珊瑚也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以“海氣泡”“Ips”為幌子
非法售賣活體石珊瑚
7月初,海珠警方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通過網絡巡查,發現有人在某網絡平臺上發布售賣名為“海氣泡”“Ips”的海生動物,用于水族箱造景。一般來說,“海氣泡”等指的是普通常見的??惡Q髣游铮涷炟S富的辦案民警馬上察覺到不對勁,迅速對該平臺多個可疑賬號進行了深入研判分析,同時積極走訪專業機構咨詢專家,確定其所售的大部分物種為受國家保護的石珊瑚。
針對該線索,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迅速聯合網警大隊等職能部門展開進一步偵查,發現在白云區人和鎮一帶,極有可能隱藏著非法養殖和銷售國家保護動物活體石珊瑚的窩點。
循線偵查深入摸排
打掉兩個非法養殖、銷售活體石珊瑚窩點
由于該地區毗鄰航空交通樞紐,主要是工業園區、物流運輸的集散地,商家眾多,人流密集,這讓民警的偵查工作陷入僵局。面對困難,民警迅速作出調整,根據石珊瑚生長需要溫度適中、氧氣充足的特性,對有養殖條件的房屋開展走訪摸排。經過多日的走訪摸排,一座院落式三層居民屋進入了民警的偵查視線。
民警偵查發現,院落中經常傳出打包封箱的聲音,隱約中還能聽到疑似大型制氧泵的聲音,整棟居民屋的窗戶均被遮擋,所有的空調主機也是全天開啟。從種種跡象分析,民警初步確認,這里就是要找的非法養殖和銷售國家保護動物活體石珊瑚的窩點。
7月8日,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聯合赤崗派出所,在上址搗毀2個非法養殖和銷售國家保護動物活體石珊瑚的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男,39歲)、陸某(男,38歲)等6人,繳獲活體石珊瑚835株,共80.25公斤,涉案物品價值20余萬元。經鑒定,以上查獲物品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交代,其曾在外地從事海生動物生意,但隨著國家涉野生動物及動物制品相關法律的出臺和市場的進一步規范,他不得不放棄了實體經營,轉而通過網絡社交平臺,以收藏品交流為名,暗地里非法販賣石珊瑚牟利。
目前,王某、陸某等6人因涉嫌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動物制品,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并將查獲的石珊瑚移交相關部門妥善處置,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呼吁: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是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把保護野生動物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持續推進,以打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警方同時提醒市民群眾,購買海生動物給水族箱造景時,應首先確認其是否為受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南方日報記者 王佳欣 通訊員 鄭何平 張毅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