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律師王壽群所在的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坐落在簡約雅致的前海企業公館。
9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诽岢?,前海合作區要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深化前海合作區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伙聯營機制改革,支持鼓勵外國和港澳律師事務所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代表機構。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釋放了中央進一步支持和完善內地與港澳合作共建聯營律所,深化改革的信號。
在這方面,誕生于粵港澳大灣區,成長于前海合作區的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華商林李黎所)進行了有益的融通實踐。自2014年建立至今,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已經在鼓勵海外和港澳律師在內地執業,以及培養“走出去”的法律人才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它所實踐的前海合作區內法律人才深度融通的路徑,無疑成為了在前海合作區內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的先行探索。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別專訪了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壽群律師和黃善端律師,就華商林李黎所在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方面的有益創新和實踐經驗,深入交流。
打通港澳律師內地執業通道
作為中國第一家香港與內地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是國家司法部最早在廣東試點的粵港澳聯營律所。已經擁有了近100名內地、港澳及海外法律專業人才。其中,內地律師35名,香港、澳門及海外律師共13名,肩負著開創和突破內地與香港兩地律師業務的戰略性使命。
2014年11月7日,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正式獲準成立。由內地最具規模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之一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和香港林李黎律師事務所共同合伙聯營設立,后者擁有多位香港及多個英聯邦國家的合伙人律師。
為了推動港澳籍律師來前海法院出庭,引進通過大灣區執業考試的港澳律師在自貿區從事相關法律事務,華商林李黎所正積極推動和協助越來越多的港澳律師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
2020年9月,《深圳經濟特區前海蛇口自由貿易試驗片區條例》經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賦予了香港執業律師參與前海法院開庭出庭的權利。華商林李黎所通過研究港澳律師來大灣區執業的實施路徑,讓港澳律師通過考試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資格。在合作區一系列的法治創新下,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澳門律師進入內地執業和出庭,也幫助內地法官進一步學習到國際先進的庭審經驗。2021年7月31日,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資格考試在深圳、珠海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開考。考試成績和分數線將于當年9月30日公布。
華商林李黎(前海)所創立7年以來,探索出了合作區內聯營律所成功運作的機制,也開辟出深港法律機制銜接和服務合作的可行路徑。
7年之間,這家中國首個香港與內地合伙聯營律師事務所已經從2014年的一家,發展為現今的十余家港澳聯營及合作港澳所,所聘用的港澳律師已由最初的3位發展為現今的12位。同時,還推薦或聯絡了近30位港澳律師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旨在培養可以在大灣區跨區域執業的專業律師。此外,還為外國律師事務所在內地開展業務,以及培養人才提供協助及便利,如美國布林克斯律師事務所。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合伙人黃善端律師感觸頗深。作為一名在香港出生,畢業于北京大學的香港本地居民,黃善端是較早取得內地法律執業資格的香港居民之一,2019年至今在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所主管跨境爭議解決事務,他也是深圳市政協委員。
在黃善端看來,相比于他早期通過全國統一的司法考試進入內地執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為港澳律師進入內地、從事內地法律服務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徑。
“港澳律師執業滿5年,就可以報名參加這個考試??歼^了就可以取得在大灣區范圍內從事內地法律業務的資格?!秉S善端說。對比自2004年起開放的港澳居民通過司法考試以及后來的“法考”進入內地執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對于全職的港澳律師來說是一個更多元化的選擇。
黃善端感受到,我國推出的港澳居民到內地的職業資格準入政策、舉措不是個別的,一系列的途徑和機制帶來了更多機會和合作的可能。包括允許外國和港澳律師事務所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代表機構等。
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看來,《方案》對前海在合作區內的律師制度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國家已經通過授權方式對港澳律師進入內地做了制度創新,那么未來,無論是在聯營律所的數量上,還是外國律師事務所設立代表機構上,都應該提供更多放寬和便利?!?/p>
韓大元認為,未來前海還可以增加聯營律所的數量,同時,在一定原則下,支持外國律所在前海設立代表機構,減少審批程序,引進世界上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包括香港著名律所。
促進跨境法律規則銜接
記者了解到,在探索大灣區法律規則制度銜接方面,華商林李黎所牽頭成立了“深港法律服務深度合作區”,由深港40多家法律專業組織簽約共建,通過共建兩地法律服務專業交流互鑒、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機制,共同提升處理跨境、跨業、跨法域法律事務和國際法律事務的能力。
韓大元認為,前海在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方面已經邁出了先行的步伐,包括在適用香港法律和選用香港作仲裁地解決民商事案件的機制方面已經有了實踐。同時,他認為,未來,前海要打造面向世界的法律市場,提供世界領先的法律服務,還需要更多開放性、包容性和戰略性的舉措。
記者了解到,華商林李黎所正在通過推動香港的調解員擔任前海法院調解員,推動兩地調解規則的對接,探索了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的銜接。
近年,華商林李黎所承接了《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進一步適用香港法的問題研究——以爭議糾紛解決為視角》課題,推動前海法院在港籍陪審員等制度方面的銜接。
此外,華商林李黎所正通過常態化的交流機制,積極推動深港深度交流合作。華商林李黎所曾先后接待三十余批次的法律人才交流活動,包括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香港校友會、香港青年法律工作者考察團等機構、社團、高校的人員到聯營律所交流,并先后為四十余名港籍學生提供律所實習崗位及就業機會。為粵港澳法律人才以及聯營律所人才梯隊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推廣復制前海經驗
黃善端表示,香港律師可以直接在聯營所登記為在聯營所工作的香港律師,可以為有香港法律服務需求的內地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滿足客戶的兩地法律服務的需求,以及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這也可以視為香港法律服務進入內地市場的一種可選形式,為內地法律服務業帶來更多機會,互利共贏。
在韓大元看來,《方案》提出的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該“事務”包含的范圍將更廣,不僅包括法律服務水平的對外開放和提高,也將涉及法院、律師、公證、仲裁等廣泛的法律機構和事務的對外開放。因此,為了達到提升前?,F代服務業合作和開放水平的目標,《方案》提出了在法律服務方面應該給予什么樣的支撐和保障,包括在前海合作區內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華商林李黎所的一系列實踐對國內的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對外合作經驗積累提供了大灣區的范本。
目前,黃善端在聯營律所主管的跨境法律服務,小到民事、刑事訴訟,大到跨境貿易和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他的職業生涯也經歷了由廣到專,逐漸聚焦于跨境債務執行(跨境商事爭議解決的一種)和跨境繼承業務兩大類業務。內地與香港不同法系的差異,帶來許多法律實踐中有意思的、復雜的問題,是黃善端孜孜不倦鉆研的動力。
2018年1月,華商林李黎所牽頭成立了深圳市前?!耙粠б宦贰狈煞章摵蠒浫珖舜蠛退痉ú客?,由深圳市司法局、前海管理局和深圳市貿促委聯合主管。聯合會以深港合作為基礎,是全國首家以華語律師、仲裁員、公證員等法律服務者等為主要成員的國際性法律平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企業和公民“走出去”提供法律支持,也為海外華語律師參與“一帶一路”提供合作平臺。聯合會提供了會員合作、項目對接、法律咨詢三方面服務,旨在建成全球華語律師資源庫、項目資源庫、企業資源庫,打造真正的聯通國內、國際的全球性法律服務網絡。
黃善端作為聯營律所合伙人,同時也是前?!耙粠б宦贰狈煞章摵蠒泵貢L。他在從事涉外法律業務的同時,也參與了深港兩地之間多項司法互助安排的專家論證工作和立法工作,為增進兩地之間法律規則銜接,減少當事人面對兩地法律規則差異時的障礙,任重道遠。
同時,華商林李黎所積極倡導并推動成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及“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工商界精英高層次社團,為港澳企業到內地發展以及港澳企業攜手內地企業共同走向海外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期間,牽頭成立了“華商合規研究中心”,編寫了《企業海外合規實務讀本》《高新技術企業海外合規策略》等書籍,助力企業防范國際合規風險,增強國際競爭力。
為提高法律服務專業性,提升企業“走出去”的硬實力,2020年,華商林李黎所成立全國首家專門服務于生物醫藥產業的法律研究機構——華商生物醫藥產業法律研究院。研究生物醫藥產業法律前沿發展動向,在國際知識產權保護、企業海外市場準入、合規運營、數據保護等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2017年12月,全國首家創客法律中心——深圳創客法律中心在華商林李黎所牽頭下成立,專門為創業企業服務,包括海外回深的創業留學生,同時也為創業企業在海外發展提供法律支持。深圳創客法律中心編寫的《深圳創客法務指引》一書向創客、孵化器、機構贈送超過一萬冊。中心開發的線上服務平臺與線下服務中心一同為創客提供服務,為上百家創客企業提供合同審查、方案設計、融資等深度服務,其中估值超一億人民幣的企業8家,估值十億人民幣以上企業2家。深圳創客法律中心專設港澳臺服務團隊,為港澳臺多家企業提供創客顧問服務,與財稅顧問、知識產權機構、基金公司、投行、咨詢公司等多家三方服務機構合作,為創客提供一站式、多方位服務。
在華商林李黎所的積極探索下,前海合作區制度創新的模式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復制和推廣。華商林李黎所牽頭成立了“自貿區法律服務研究中心”,為共建自貿區法律服務新模式、力耕法律沃土,促進優秀自貿區、合作區模式向全國推廣、為自貿區內各項制度創新以及我國自貿區戰略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有效的法治保障。
2019年,由華商林李黎所合伙人、主任舒衛東牽頭舉辦的“2019年中世律所聯盟自貿區法律服務研究中心工作會議”在深圳舉辦。會議匯集了28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聯盟律界精英,共同商討自貿區優秀法律服務模式復制推廣、內地與香港兩地法律服務合作大計。
此外,華商林李黎所還積極將前海模式復制推廣至青島、海南等地。華商林李黎所先后為海南三亞中央商務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提供綜合性法律服務,將前海經驗進行復制推廣。
2020年3月27日,深圳首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德和衡簡家驄永本金月(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掛牌成立。這是繼深港聯營律所在前海落地開花之后,粵港澳三地首家聯營律所首次落地,由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香港簡家驄律師行、澳門梁永本李金月律師事務所共同出資設立,辦公室設在前海。
這是《方案》“深化前海合作區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伙聯營機制改革,支持鼓勵外國和港澳律師事務所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代表機構”在前海的進一步制度探索,自此,澳門律所以合伙聯營的方式正式走入內地。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擁有7家粵港澳聯營律所,其中6家在前海,1家在橫琴。
2021年底,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將喜遷新址,在前海的辦公場地將擴大到2000多平方米。王壽群表示:“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作為全國首家深港合作的律師事務所,將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把握港澳律師來大灣區執業的新機遇,積極引進港澳律師到前海聯營所執業,為港澳律師來前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我們也將更注重青年涉外律師的培養,為國家培養一支具有國際法律服務能力的專業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