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9月24日電(記者 唐貴江) 9月23日,為期5天的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9月23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寧夏各相關單位及78家企業代表組成代表團赴深圳參會。

該次深圳文博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舉辦、首次線下與線上互動結合的展會,備受矚目。目前共有2468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加主會場展出,共吸引來自全球的30個國家和地區線上參展。
寧夏館位于文化產業綜合館內,展示面積為324平方米,整體外觀通過“仰觀浩瀚星空”的視角,吸引廣大參展觀眾來到“星星的故鄉”。館內設置五大板塊亮點展示,著力講好寧夏故事,展示寧夏形象,推動文化貿易發展,促進文化交流合作。
文化發展成就巡禮板塊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線,重點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公共文化方面的獲獎作品以及有影響力的文化產品,以及寧夏在文化體制改革、文化惠民工程、文藝精品創作、文化產業發展上取得的成就。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板塊,突出展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以及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建設階段性成果,展示黃河文化研究和利用最新成果、非遺傳承與創新典型,以及推進非遺商品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成果,集合賀蘭硯、剪紙、刺繡、麻編、八寶茶等特色手工藝及“國潮手藝”。
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板塊,突出寧夏“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特質,集中展示“一核兩帶三片區”的文化旅游布局和特色品牌,展現寧夏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和項目亮點,展示寧夏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產品、新業態。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文博會上,寧夏集齊五市“全家?!?,設立五市特色文化展示板塊,集中展示寧夏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美的壯美畫卷。

寧夏館采取線上、線下雙軌并進、同步舉辦模式。寧夏館線上展呈現形式,通過3D建模技術、VR技術、AR技術、人機交互系統、宣傳片、氛圍音樂、解說音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呈現展示內容。以寧夏文化產業為主線,通過實物手段,打造沉浸式的視覺畫面,向觀眾展現寧夏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藍圖,彰顯寧夏特色優質文化品牌。
當日,寧夏代表團舉行“寧夏枸杞貴在道地”專場推介會,部分區內外企業現場進行簽約,簽約金額高達1.65億元。推介會現場,來自寧夏區內外的相關部門代表、企業及品牌經銷商代表相聚一堂,以枸杞為媒,以文化為紐帶,積極開展多領域合作。
據悉,近年來,寧夏以枸杞道地產區優勢,以發展精深加工、延伸枸杞產業鏈為支點,以中衛市中寧縣、沙坡頭區和吳忠市同心縣、紅寺堡區等核心產區,唱響“中國枸杞之鄉”,著力打造“寧夏枸杞”“中寧枸杞”兩個區域公用品牌,在枸杞標準化種植、規范化生產、品牌化引領、市場化運作方面創新突破,寧夏現代枸杞產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