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7日訊為貫徹落實7月24日大鵬新區2020年十大專項行動暨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會議精神,更好地動員群眾參與、理解、支持城市更新、城市品質提升、重大項目實施等工作,大鵬新區群團工作部出臺 《大鵬新區群團組織引導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十二條》(以下簡稱《十二條》),從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參與城市品質提升、引導參與民生事業發展、引導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引導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等12個維度出發,以“硬核”舉措助力新區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為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貢獻群團智慧和力量。
化身矛盾“調解員”
讓群眾支持成為城市品質提升的提速器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背鞘衅焚|提升既是政府主導行為,又是關乎群眾利益的民生項目。是否得到群眾支持,事關整項工作能否順利進行。而群團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做群眾工作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和親和力。
群團工作部負責人李瓊解釋說,“比如在土地整備工作中,有些群眾對補償標準、評估辦法等政策心存異議,有些群眾對遠離故土、異地安置心有不舍和不安,還有的群眾因企業搬遷、停工停產等因素導致失業,從而產生群體性勞資糾紛隱患等等,這種情況下,群團組織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群團干部可以迅速深入群眾中做政策宣講、心理疏導、糾紛化解等工作,消除群眾疑慮,取得群眾信任,增強群眾信心,架起黨和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更有利于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所以,在《十二條》中的第二條便點明要‘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p>
組建決策 “智囊團”
讓群眾智慧成為城市品質提升的充電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中間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傾聽人民群眾建言獻策,有利于更好更快地破解城市品質提升中的難題?!妒l》中“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決策機制”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而制定的舉措。
為助力深圳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大鵬新區群團工作部聚焦環境整治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圓桌破難”志愿行動,每月聚焦一個環衛整治難點問題,搭建環境治理“圓桌對話”公眾參與平臺,匯聚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專家、志愿者、市民、媒體記者等智慧力量,建立社會力量協調聯動機制,引導群眾深度參與環境整治行動,實現環境提升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
李瓊介紹說,“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我們希望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公眾與政府直接對話的平臺,進一步暢通公眾直接參與城市品質提升的渠道,真正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不斷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為新區發展出謀劃策?!?/p>
積蓄發展“動力源”
讓群眾力量成為城市品質提升的助推器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群眾永遠是最強大的力量,必須緊緊依靠群眾,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行動起來。引導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就是持續引導群眾聚焦黨政中心工作精準發力,久久為功,為新區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積蓄不竭動力。
過去,群眾是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的旁觀者和局外人。為了破解這一尷尬局面,群團工作部堅持從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入手,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先后成功打造出“馬路天使”文明交通、“藍蜻蜓”護河治水、“一社一紅三隊‘10+N’”志愿服務、“綠鵬鵬”垃圾分類、“綠時尚 ·巾幗行”綠色家庭創文實踐、“星期六宅集頌”等項目品牌,深受群眾喜愛,并逐漸成為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此舉既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又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群眾活力、減少了發展阻力,凝聚起干群一心、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