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礦區,來了一群廣東專家。他們深入80多米的礦洞,還將隨身攜帶的多余的耳塞、防塵口罩送給勞動者。他們是誰?來做什么?
他們是廣東來的“勞動者守護神”。近期,由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聯系,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指導下,派出由廣東、廣州、佛山職業病防治院8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抵達林芝,進行為期11天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狀況調查及相關技術培訓,順利完成了《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工作任務。
廣東職業衛生援藏隊集合完畢準備出發
“到現場去!”
廣東職業病衛生專家組一行抵達林芝市后,迅速開展工作,分為兩組,分別前往林芝各縣、區,完成18家企業的職業病危害現狀調查,經過篩選完成13家企業的工作場所空氣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現場調查和采樣工作,涉及采礦、藏式家具制造、木制品制造、砂石采挖、混凝土制造和印刷6個行業,對工作場所存在的總塵、呼吸性粉塵、鉛、噪聲、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因素進行采樣和檢測,同時采集粉塵和現場所使用的原輔材料分別進行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和有機組分分析。
援藏隊員深入礦區進行現場采樣
“到現場去!”廣東職業病衛生專家與當地工作人員緊密配合,在海拔5300米的鉛鋅礦礦區,深入80多米的礦洞進行現場采樣和檢測,將職業衛生知識和關愛帶給雪域高原的勞動者;在藏式家具制造廠,看到現場工作的勞動者沒有佩戴任何個人防護用品,采樣人員不僅告訴勞動者噪聲、粉塵等因素的危害,還將多的耳塞、防塵口罩送給勞動者,并手把手地教他們正確的佩戴方法。
援藏隊員深入礦區進行現場采樣
對企業的管理者,廣東專家們及時、耐心地給他們講解職業病防治的相關要求,建議他們要關注勞動者的健康,為工人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設施,定期開展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做好工人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
援藏隊員深入礦區為工人佩戴個人采樣器
在開展職業衛生監測過程中,廣東職業病衛生專家注重對林芝疾控中心和縣區的技術人員的指導和幫扶,以現場帶教的方式,手把手教授職業衛生采樣、檢測和調查技術,培養當地職業衛生專業技術骨干。監測工作完成后,與林芝市疾控中心和巴宜區的相關技術人員舉行援藏工作座談會,對本次援藏工作進行總結,提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對林芝職業衛生今后的工作提出有效的建議。
援藏隊員在木制品企業進行現場檢測
現場監測380多項次,服務勞動者200多名
2019年,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指導下,廣東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聯系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聯合廣州、佛山、惠州職業病防治院共同組成職業病衛生隊開展幫扶林芝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工作。進行職業衛生現場調查與監測工作,監測粉塵、有機溶劑及噪聲等樣品380多項次,服務勞動者200多名,監測鐵路隧道、混凝土攪拌站、家具制造、加油(氣)站等的15家企業。
援藏隊員在詢問勞動者的相關信息
這些“勞動者守護神”還對11家醫療機構進行了放射衛生檢測,檢測放射診療設備25臺,對1家非醫療機構的三類射線裝置進行了檢測。切實輸送職業衛生專業技術,做好職業衛生精準援藏,通過傳、幫、帶,培養當地職業衛生專業技術骨干,實現職業衛生援藏工作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
指導基層職業衛生人員填寫現狀調查情況表
接下來,廣東職業病衛生院還將分批分次派出專家對林芝醫療衛生機構醫用輻射防護監測、職業性放射疾病監測、重點職業病監測等內容進行幫扶。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趙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