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辣椒長勢如何?”湛江虎頭坡村蔬菜種植基地的大棚里,粵菜大師高飛蹲在辣椒苗前,叮囑家家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蔡曉軍:“農產品一定要確保品質第一?!背旖烦墒旌髮⒈桓唢w所在的餐廳和粵菜大師工作室直接收購,收購價格比市面價格要高出30%。
在距離虎頭坡村約1小時車程的湛江市技師學院,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集訓基地節奏繁忙。種子學員陳秀樣正對一套機械線路進行調試。初學編程一個月,他已經能夠利用電器元件模擬工廠流水線的運作?!霸谶@里學習的技術,都是企業發展所需,畢業后不愁找工作?!彼f。
從打通農產品銷路到培養技能人才,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正在不同行業領域深刻影響著廣東經濟社會格局——全省429萬名高技能人才為廣東制造乃至中國創造注入充沛人才動能。
融合新路徑
“帶動一戶人脫貧,兩畝辣椒地就能搞定”
“帶動一戶人脫貧,兩畝辣椒地就能搞定?!遍L期在烈日下勞作,數年前返鄉創業的蔡曉軍皮膚曬得黝黑。他和粵菜大師高飛攜手當地人社部門,摸索出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餐桌的銷售模式。
“粵菜師傅要啥,農戶就種啥。按照我們的標準來種植,售價可以提高不少,像往年賣1.6元一斤的芋頭,今年的收購價超過3元。與粵菜師傅工作室合作后,平均下來,我們的收購價比市場價要高出至少三成?!蓖ㄟ^農產品種植帶動虎頭坡周邊村民致富,蔡曉軍對此信心滿滿。
在過去,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往往變動很大,而且農戶出售農產品時,還要面對層層中間商。在這種模式下,粵菜師傅工作室、餐廳制定了較高的產品標準,同時也把采購價格相對穩定下來。粵菜師傅有了好食材,農戶拿到了好價格,實現了雙贏。
粵菜師傅為農戶帶來的不僅是銷路。借助粵菜師傅的巧手,產自虎頭坡的農產品被包裝成不同的精美菜式、加工品,產品附加值更高——
今年8月,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在湛江遂溪縣螺崗小鎮掛牌。有了這片廣闊的空間載體,今后,從城市地區過來的旅客在虎頭坡采摘新鮮食材后,可以直接到螺崗小鎮跟著粵菜師傅學習烹飪。
產業新動能
“廣東技工”與廣東制造共成長
寬敞明亮的汽車維修車間,自主研發的多用途噴漆配色操作臺,走進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院的實操訓練室,仿佛置身一家先進汽車制造企業的車間。
“實操訓練室按照汽車維修龍頭企業的真實車間搭建,以便學生獲得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學生的學習內容也緊跟這些高端產業的國際先進標準和操作規范?!毙iL羅德超介紹。
高質量的產業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人才?!皬V東技工”工程的推進,對技工院校培養產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學校建設、專業設置都要緊扣產業發展脈搏;另一方面,這也助力我省培養出更多高層次產業人才,為廣東制造、中國創造增添人才新動能。
“畢業生每年都供不應求,每名畢業生都有6—8家知名企業拋出橄欖枝。即便面對今年疫情影響,學生的就業率仍達到100%。”羅德超驕傲地說?!耙云噷W院為例,今年每個畢業生都有至少6家知名企業的崗位可挑選。而這些企業只是與我校合作的40多家頭部企業。”
羅德超認為,深圳制造正在由低端產能向高新技術升級,由深圳制造轉向深圳創造,學校的培養理念也應該隨之升級。
放眼全省,我省正實施“廣東技工”與廣東制造共同成長計劃,面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133個省級重點專業和30個特色專業。
轉型新思路
家政超市半年內提供千余個就業崗位
在湛江吳川蘭石鎮,“嬋姐”李秋嬋的名字已成為家政服務業的響當當的“金字招牌”。今年35歲的她過去在廣州一家午托機構工作,偶爾會兼職做家政。2016年結婚后回到老家,為了改善收入,她選擇了熟悉的家政行業創業。4年來憑借一己之力,她帶動周邊700多人參加家政技能培訓,找到更好的工作。
“多虧有‘南粵家政’工程的政策扶持,我才能創辦家政公司,讓家人過上更好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村的待業婦女實現上崗就業?!崩钋飲日f。
“我省正實施‘南粵家政’與現代服務業相互促進計劃,將扶持一批誠信、正規、優質的家政服務企業做大做強?!笔∪松鐝d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李秋嬋創業時采用了家政行業“老鄉帶老鄉”的老辦法,運營成本不高,但憑借個人的影響力,很難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同在湛江的南粵家政超市正嘗試用新的思路改變這個行業。
在位于湛江霞山區華都匯購物中心的南粵家政超市,顧客可以“一站式”選購家政服務,這在廣東還是一種全新的模式。盡管家政超市“開張”還不到半年,但幾乎每個窗口都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前來求職、咨詢的月嫂或顧客絡繹不絕。截至目前,家政超市已經提供服務超6000單,提供家政就業崗位1382個,其中有53人是貧困勞動力。
■鏈接
“粵菜師傅”走出廣東 粵桂協作助脫貧
在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粵菜師傅”工程也在省際技能扶貧協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跨省區域合作和城鄉協調發展。
烈日炎炎下,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大番坡鎮大番村委,一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臨時搭起,百名當地農民穿上嶄新的廚師服在家門口學習技能。負責培訓的欽州市平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楊麗介紹,經過一個月的培訓,他們將學會30道菜、10個湯、10個廣式點心的制作技巧,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學員黃小芳高興地說:“廣西人和廣東人的口味差不多,粵菜培訓很適合我們,學好了無論留在當地還是去廣東打工都很好?!?/p>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粵菜師傅”培訓班已舉辦了兩期,第三期即將啟動,培訓將一直持續到年底,預計每月培訓200-500人。培訓期間,主辦方還會通過培訓、就業一站式服務,促進兩廣勞動力流通。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歐志葵 實習生 黃錫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