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悅
國務院辦公廳10日發布《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旨在健全促進全民健身制度性舉措、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的難題。
有數據顯示,在運動健身中多投入1元錢,就可以在醫療中減少7—8元支出。近年來,人們的健身需求飛漲,疫情更進一步提高了人們對健身與健康的重視程度。然而,廣場舞與籃球場之爭、占據快車道健身的現象卻頻頻出現,這反映的是健身場地的相對匱乏。
這一點也從相關數據中得到印證。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健身場地建設,但目前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距目標仍有一定差距。根據2019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遠低于美日等國家平均水平。
部分地區探索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鑒。比如充分利用老舊廠房、城市疏解騰退空間、公園綠地等城市的“金角銀邊”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還可以提高場館賽后利用率、促進學校單位場館對外開放、增加社區體育設施和完善設施功能。
除健身場地的“硬件”建設外,意見還推進“互聯網+健身”的“軟件”建設,以期更好地對接供需兩端。
從“硬件”和“軟件”方面保障全民健身,體現了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在“十四五”規劃和健康中國建設指標框架中的突出位置,為實現健康中國提供了更充足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