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舉辦百個重大建設項目“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簡稱“雙百行動”)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該廳重大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及“雙百”行動推進情況。今年8月至11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開展“雙百”行動,確保重大項目資源要素應保必保、審批速度應快則快、報批材料應少就少、審批環節應簡盡簡。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今年用地、用海、用林審批總量明顯增長,審批速度大幅提升——自今年3月承接國家用地審批權以來,廣東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省級以上審批時間由原來的平均用時127天縮減到53天,減少了58%;用地審批省級以上審批時間由原來的平均用時352天縮減到89天,減少了75%,跑出用地審批“廣東加速度”。
一批“特事特辦”措施有望形成常態化機制
8月6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百個重大建設項目“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從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明確關鍵環節審查要求、優化建設用地審批、完善配套政策和系統建設等4大方面,提出了17項具體措施。
一方面,著力解決制約用地審批效率的難點堵點問題,將歷史違法用地處置情況徹底與項目用地報批“松綁”。另一方面,優化用地審查要求。為保障急需動工建設的重大項目,納入清單的項目先行用地規??沙^用地預審控制規模的20%。同時,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容缺受理審查”機制,在符合必要條件和主要材料齊全的前提下,允許邊審查、邊補材料,實行并行辦理,壓縮審批時間。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林安介紹,“雙百”行動已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完成廣州至清遠城際軌道交通北延線(清遠至省職教城段)、珠海至肇慶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長春至深圳國家高速公路河源熱水至惠州平南段改擴建項目等18宗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正在審查5宗;完成黃茅??绾Mǖ拦こ蹋ㄖ楹6危?、佛(山)清(遠)從(化)高速公路公路一期工程(廣州段)、廣州從化至清遠連州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廣州段)等22宗項目用地報批,正在審查34宗;完成新建深圳至江門鐵路(廣州段、東莞段)、廣州至清遠城際軌道交通清遠至省職教城段、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共4宗項目先行用地;完成深圳機場三跑道等14宗項目的用海審批,正在審查4宗;完成贛州至深圳鐵路等56宗項目的用林審批,正在審查3宗。
楊林安表示,“雙百”行動推出了不少“特事特辦”的措施,一些好的做法將在未來常態化工作中延續,為重大項目持續輸出好政策、好方法。
跨省域購買水田指標1.5萬畝解決“卡脖子”問題
今年以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加強重大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實現資源優先向重大項目集聚。在全國率先預下達各市5000畝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充分保障重大項目國土空間需求。實行“計劃指標跟著項目走”,對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和納入省級重大項目清單的單獨選址的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產業項目用地,所需用地指標應保盡保,其他項目指導各市通過盤活和消化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掙得用地指標予以保障。
針對耕地和水田指標緊缺的“卡脖子”問題,在加快推進全省水田墾造工作的同時,廣東主動向國家申請跨省域購買水田指標1.5萬畝,多途徑保障重大項目水田指標需求。
在統籌安排重大項目林地定額指標方面,地方指標不足的,可使用省備用定額,省指標不足的,積極向國家申請追加予以保障。2017-2019年,廣東共申請國家追加林地定額12.28萬畝,今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經初步追加了3.35萬畝。廣東平均每年可使用林地定額是年初國家下達的1.33倍,有效保障各項建設使用林地需求。
此外,廣東還創新提出“礦地統籌、先礦后地”開發模式等措施,保障重大項目建筑石料資源供應。在全國率先開展海域使用權和海砂采礦權“兩權合一”市場化出讓試點,開展海砂開采三年行動計劃,有序擴大海砂供應,保障重大項目用砂需求。
同時,以承接國家授權委托用地審批權為契機,推動重大項目嚴審、快審、廉審。5月11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率先印發《廣東省承接國家委托用地審批權試點實施方案》,廣東成為全國8個試點?。ㄊ校┲械谝粋€報請自然資源部備案、第一批通過備案、一次性通過備案、第一個正式印發實施的試點省份。
截至10月底,今年廣東共批準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48宗,面積11.19萬畝,同比增長111%;批準新增建設用地(包括國務院批準、國務院委托授權省政府批準、省政府委托我廳和市政府批準)798宗,面積23.04萬畝,同比增長6.35%;批準用海204宗,面積14萬畝,同比增長243%;批準林地1442宗,面積12.36萬畝,同比增長16%。
【案例】
如何做好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資源保障?
廣州白云機場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建設世界級機場群”要求的國家重點交通樞紐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民航航站樓建筑面積最大的機場。
楊林安介紹,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主要領導在今年5月25日、6月15日、7月21日三次“跑步進京”,就該項目用地組卷存在問題向自然資源部有關司局領導進行匯報。經溝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對項目主體工程進行用地預審,并于7月15日出具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用地預審意見的復函》,為項目開展立項、初步設計等工作提供了依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9月18日,項目因航站樓等單體工程急需建設需要,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申請先行用地,該廳主動對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提交的先行用地材料進行補正指導,僅用1周就批復了該項目先行用地,創造了廣東先行用地審批“新速度”,為航站樓等單體工程如期依法開工建設提供了用地保障。接下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將繼續指導廣州市抓緊開展項目用地報批組卷,爭取盡早完成項目用地報批。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實習生 黃錫勝?通訊員 馮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