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小辛(化名)家住澳門。一年前,她因為左眼視力下降到當地眼鏡店配鏡,卻被驗光師建議到醫院檢查眼睛,確診左眼圓錐角膜。當地醫院無法進一步治療,建議轉診到廣州。
5月19日,記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見到了小辛。18日,中山眼科中心近視眼激光治療科余克明教授為小辛做了角膜交連手術,術后復查結果良好。
余克明介紹,圓錐角膜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疾病,與家族遺傳和基因相關,總體來說發病率不高。圓錐角膜在青春期發病較多,發病時,患者會出現視力下降,特別是散光度數加深,很多患者錯將它當成普通的近視或者散光。
角膜交連手術可以有效控制圓錐角膜病變的發展,穩定視力。如果進展到晚期,就需要角膜移植。余克明提醒,如果孩子出現經常揉眼,而且近視度數快速加深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澳門患者在中山眼科中心做檢查。
近期,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還接診了另一個來自澳門的患者。5歲的患兒晨晨(化名)因視力快速下降就醫,澳門當地醫院懷疑是罕見的“coats病”,建議轉診到廣州就醫。
4月24號,晨晨爸爸帶著孩子從澳門來到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就診。4月27日,中山眼科中心小兒眼病綜合科主任丁小燕教授為晨晨順利完成手術。
丁小燕介紹,“coats病”又名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大多見于男性青少年,通常單眼發病,偶有雙眼。早期不易察覺,直到視力顯著減退,出現白瞳癥或廢用性外斜時才被注意。至今醫學界仍未能徹底查明該病的病因。這種罕見眼病在其他醫院可能是幾年才見一個,但在中山眼科中心此類疑難眼病相對常見,對于診斷和治療等都有比較規范的指引。
經過治療,4月28號,入院的第四天,晨晨就順利辦理了出院手續,返回澳門當地醫院做日常的基礎檢查。約六周后,他需要再回廣州復查用藥。
澳門患者來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就醫要經過什么流程?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醫務與干部保健科科長吳雁凌介紹,以晨晨的就醫經過為例,澳門醫院的專家認為患者需要來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診治,向澳門醫管局申請獲批后,由澳門特區政府支付醫療費,轉診患者來該院治療。在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梁小玲教授大力推動下,醫務科、財務科、特需醫療科聯合行動,迅速促成了轉診事宜。
在做了轉診所需的基礎檢查之后,晨晨爸爸向澳門醫管局提交了申請,做了核酸檢測,約一個星期就走完了所有的流程和手續,順利到了中山眼科中心檢查、辦理入院。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特需醫療科主任黃晶晶教授介紹,在防疫要求上,澳門的患者入境前需持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院前需要再在醫院做一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才能入院。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邰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