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英之間圍繞“BNO護照”動作不斷。
事件起因是,英國政府宣布,自1月31日起,調整后的BNO護照及簽證政策正式生效。
對于這一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政策,中國及時作出反制: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所謂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
一
BNO是個什么東東?
BNO護照,全稱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即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屬英國殖民時期的歷史遺留品。
關于BNO護照的用途和性質,其實早有定論——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后,中英兩國曾互換備忘錄達成共識,英方明確承諾不予相關護照持有者在英居留權,任何人不得由于同香港的關系而取得英國屬土公民的地位。
香港回歸前,出于對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曾有上百萬港人爭領BNO護照,盡管沒有“居英權”,至少可以“圖個出行方便”,到很多國家和地區免簽證。
也就是說,從始至終,BNO護照只是作為旅行證件而存在的。
二
香港回歸祖國24年后,英國為何調整BNO政策?
BNO護照原本快要被遺忘,但香港“修例風波”發生后,英國政府便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試圖借此干涉香港事務,為亂港分子提供“后路”。
特別是去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后,英方公然違背備忘錄承諾,執意炮制出臺所謂“量身定制”的具有BNO身份的香港居民赴英居留和入籍政策,并一再擴大適用范圍,試圖把大批港人變成二等英國“公民”。
英方此舉已經徹底改變了原來中英諒解的BNO性質,也表明英國現在的BNO不再是原來的BNO了。
三
英國一意孤行調整BNO政策,顯然是包藏禍心。
這禍心,就是拿居留權和入籍為“獎賞”,繼續鼓動亂港分子鋌而走險、禍亂香港,從而成為英方干預香港事務的馬前卒。
而除了政治圖謀,英方也有經濟方面的考量。
英國操弄BNO政策,絕不是來者不拒,而是對申請者的經濟實力有著不低的要求:申請者需要提供至少能支撐其在英生活半年的資產證明,還要繳納健康稅、支付高額申請費用。有限居留期間無法享受社會福利保障,居留6年后能否獲公民身份也存在不確定性。
有香港年輕人曾以居英一年的親身經歷,證明長期生活的境遇與短期旅游是兩回事:作為少數族群,工作難找、文化隔閡、氣候難適應、歧視難避免。有港媒還算過一筆賬,港人一家4口持BNO護照居英,6年開支至少485萬港元,并非人人能負擔。
以“二等公民”身份,引誘具有BNO身份的香港居民赴英居留和入籍,在政治圖謀之外,不難看出,英方也有借機“抽水”香港經濟的算計。
四
英方背信棄義在先,中方采取反制行動理所當然。
英國操弄BNO的圖謀,昭然若揭,其結果必然是自取其辱。中方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搞亂香港,如今BNO在香港如同廢紙一張,可謂對英方政治圖謀的最有力回應。
香港國安法實施后,香港逐漸由亂到治,但仍有外部勢力不死心,還在想方設法搞亂香港。英國操弄BNO護照,便是如此。對此,必須看清其真面目,該揭批果斷揭批,該反制堅決反制,決不能讓陰謀詭計得逞,決不能讓香港再次滑向深淵。
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絕不容任何外國以任何方式干涉。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充分彰顯中國政府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作者】 丁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