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辦公廳聯合印發通知,公布廣西桂林市靈渠等29家單位為第四批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其中,廣東深圳市梅林水庫和羅定市長崗坡渡槽榮登榜單。加上之前已獲評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的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至此,廣東已有3家單位獲此殊榮。
圖為素有“廣東紅旗渠”之稱的羅定長崗坡渡槽
據了解,第四批國家水情教育基地是由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利部相關直屬單位推薦的基礎上,經嚴格程序,從38家申報單位中,評選出29家作為第四批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國家水情教育基地分場館類和工程類,深圳市梅林水庫和羅定市長崗坡渡槽兩個國家級水情教育基地,均集工程類和場館類與一體的綜合教育場所。
深圳市梅林水庫原名馬瀉水庫,由上、下馬瀉水庫擴建而成,在防洪方面可削減新洲河的洪峰,減輕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的防洪壓力。梅林水庫水情教育基地在此基礎上,立足深圳基本水情,貼近民眾生活,通過建設水情展覽場館、在水庫周邊建設各類水情宣傳設施等多種措施,面向公眾開展水情宣傳教育,加深民眾對深圳水情的認知,增強社會各界的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水憂患、水危機意識,從而在全社會形成愛水、護水、節水的良好氛圍。
羅定市長崗坡渡槽素有“廣東紅旗渠”之稱。工程自1976年1月動工興建,到1981年1月竣工通水,歷時4年零2個月,是解決羅定“十年九旱”的關鍵水利設施,也是廣東水利建設的一座豐碑。該工程由當時的羅定縣委、縣政府組織建設,由本地水利專家團隊精心設計,由羅定人民靠肩挑手抬建造而成。渡槽總長10.5公里,將瀧江上游羅鏡、太平兩條河的水引入金銀河水庫,引水流量可達每秒25立方米。其中建設最為艱辛的渡槽部分長5200米,寬6米,槽高2.2米,有133個墩,132個跨拱,拱的最大跨度為51米,最高高度為37米。在2014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魯山縣沙河渡槽建成之前,長崗坡渡槽的規模和長度一直是世界第一。長崗坡渡槽水情教育基地,主要依托渡槽工程及新建的展覽館,面向公眾開展水情教育。
據了解,截至目前,包括第四批在內,全國現共有63所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目前已覆蓋除西藏之外的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水情教育基地是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水情教育的實體平臺。通過這些平臺的展示作用,多角度、全方位傳播和展示用水、知水、節水、愛水、護水、治水方式與理念,多措并舉展現水文化、水文明、水歷史,不斷提升民眾的節水、愛水意識。廣東省水利廳按照水利部關于報送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的部署要求,所推選的深圳市梅林水庫和羅定市長崗坡渡槽各有特色,共同承載著水利工程的效能以及水情教育基地的作用。
未來,廣東將進一步加強對成功入選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的管理,結合地域鄉情及城市發展需要,突出特色,不斷提升面向公眾開展水情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社會知名度和參與度,充分發揮國家水情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
【記者】李赫
【通訊員】粵水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