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南方日報》2月4日報道《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為何屢禁不止?》中提到的信貸亂象,2月7日,廣東銀保監局表示,將督導轄內銀行機構認真落實貸款“三查”管理,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業務。
2月4日,《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刊登稿件《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為何屢禁不止?》。記者對廣州地區的20多家主要的商業銀行及多家貸款中介進行暗訪后發現,通過經營貸、消費貸等方式套取房貸,已經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灰色產業鏈,成為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抵押經營貸以及提振消費的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法流向樓市的“暗門”。
經營貸、消費貸屢禁不止地違規流入樓市背后,也暴露了部分銀行貸款審核上的諸多漏洞。廣東銀保監局表示,針對報道發現的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亂象,該局將部署全轄銀行機構開展快速自查。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所謂貸款中介表示,長期與銀行合作,可提供包括購買注冊公司、辦理營業執照、制造流水、信貸流轉騰挪、墊資在內的“一條龍”服務。
對此,廣東銀保監局表示,將要求全轄銀行機構針對違規問題立查立改,嚴格規范金融與中介機構的業務合作,及時堵塞業務管理漏洞、完善產品服務流程,并對參與違規行為的銀行內部員工進行嚴肅問責。
據悉,廣東銀保監局將對銀行機構開展現場檢查,抓典型嚴肅處理,形成震懾。同時,將繼續強化風險監管,通過非現場監測、立項檢查、監管評級等多種方式,督導轄內銀行機構認真落實貸款“三查”管理,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業務。
南方日報記者 陳穎 唐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