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潮邑大地多奔忙。潮州市鳳泉湖高新區內,碧桂園智能衛浴(潮州)產業園項目一期長達148米的主窯點火啟動,宣告該項目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在饒平縣所城鎮大埕灣,潮州華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建設忙碌不停,計劃2022年春節前實現3座儲罐封頂任務……
從韓江之畔到南海之濱,一條條智能生產線快速運轉,一個個特色產業蓬勃興起,一座座產業園區集聚動能。眼下,潮州這座千年古城,“五大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四大發展平臺”有效構筑,產業轉型升級與特色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產業新生喚醒古城活力。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和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局之年。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深刻復雜的變化,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認為,潮州將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發展目標和“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發展定位,深入實施市委“1+5+2”工作部署,加快構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南方日報記者 紀金娜 達海軍
策劃:嚴亮 統籌:肖開潤 黃學佳 趙文君
加速運轉“智能工廠”
在碧桂園智能衛浴(潮州)產業園項目一期,“智能工廠”加速運轉——一個個馬桶快速注漿成型,車間可實現24小時運行;噴釉機器人上演“獨臂舞”,噴頭上下左右翻飛,靈動自如;AGV運輸小車沿二維碼軌道來回穿梭,無論是抓放物品還是搬運,都可實現精確操作……
“像這樣的生產規模,傳統車間至少1000人,這里只有300人左右?!北坦饒@筑智衛浴陶瓷事業部總經理林赤峰介紹,項目一期自去年10月試投產,產品穩定性就已達到國內衛浴行業最高水平。項目整體建成后,年產能將達500萬件(套)智能衛浴產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區域并實現出口,劍指“世界規模最大最先進”的衛浴產品制造廠。
作為“中國瓷都”,潮州正全力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示范區”。該項目的投產,不僅為潮州做強陶瓷產業鏈條增添新的關鍵“拼圖”,更將帶動當地陶瓷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從“制造大市”邁向“智造強市”,潮州市將智能化應用作為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助推傳統特色產業實現轉型升級,讓千年古城迸發全新活力。
近年來,潮州推進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項目,設立2000萬元的智能化應用專項資金,發揮皓明科技、廣東松發等一批龍頭企業示范作用,推動企業“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目前,潮州智能化設備應用已超1萬臺(套)。
走進廣東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5G+VR實景工廠”,“VR全景觀影”大屏引人矚目。面對屏幕,戴上VR眼鏡,無需到達車間現場,即可全方位觀看生產線現場情況,實現生產車間實景VR漫游沉浸式體驗,現場還伴隨同步AI講解。皓明科技董事長陳明說,去年以來,皓明科技積極拓展嘗試5G智能制造應用場景,已實現5G+VR實景工廠、5G+AGV智能物流等。
潮州充分運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5G、4K等數字技術,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目前,潮州已帶動1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
打好“特色經濟牌”
工業上,機器換人推動“潮州制造”變身“潮州智造”;農業上,硬核科技引領著“汗水農業”邁向“智慧農業”;文旅服務業上,“文化+”的注入,促使這座“資源大市”朝著“經濟強市”奔跑……
特色產業,正彰顯著潮州經濟的魅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潮州選擇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光纖陶瓷插芯”“氧化鋁陶瓷基板”“電阻器用陶瓷基體”“手機鋯材料陶瓷后蓋”……與傳統陶瓷不同,潮州三環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專注于電子陶瓷行業,成為全國領先的電子元件、先進材料研發和生產商。如今,這家企業已連續多年位列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前十。其中,電阻器用陶瓷基體等多項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擁有產業之特、資源之特、人文之特的潮州,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征程上,不斷打好“特色經濟牌”。潮州“五大產業集群”的提出,也為潮州加快轉型升級指明了新方向及發力的重點。一產打造“現代農業”和“臨海產業”集群上水平,二產狠抓“千億陶瓷產業集群”為重點,三產促進“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大發展。在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又培育和發展“應急產業集群”這個新興產業。
如何做強做優特色產業?2021年潮州市政府報告中提出,將實施產業大升級和科技大創新行動。產業大升級上,編制陶瓷、食品等產業發展白皮書,以及健康智能衛浴產業等發展規劃,制定實施20家傳統產業龍頭企業培育計劃,統籌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萍即髣撔律希瑢⑼苿峪P泉湖高新區、潮安經濟開發區分別創建國家級、省級高新區,完善提升韓江實驗室,并集中力量推動陶瓷、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以及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目前,潮州是全球最大的日用瓷生產出口基地、全國最大的婚紗禮服生產集聚地,并將“中國瓷都”“中國婚紗禮服名城”“中國食品名城”“中國工藝美術之都”等多個“國字號”招牌收入囊中,涌現出三環、凱普、松發等多個“單打冠軍”。
構筑工業園區“航母群”
工業園區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是實現產業集聚的有效載體。
今年3月份,《潮州市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明確到2023年潮州市工業園區將形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善的經濟發展載體,每年引進工業項目投資不少于5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每年增速不低于10%。
按下招商引資“快進鍵”。近年來,潮州成功引進益海嘉里、碧桂園、萬達、華僑城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華瀛、華豐、深能源“燃氣一張網”等多個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先后落地。大企入潮,不止于此。今年初,潮州招商引資更是捷報頻傳,中建四局、珠海華發集團、太平洋建設集團和平安集團等一批重量級企業攜手入駐。
吹響項目建設“沖鋒號”。在東南沿海之濱的潮州港,華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目前,潮州海灣先后吸引大唐發電、華能風電、海山風電、益海嘉里(金龍魚)、廣州港集團、廈門港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累計投資達200多億元,初步形成綠色能源工業、現代港口物流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2020年初,潮州港經濟開發區獲評“廣東沿海經濟帶建設先鋒”。
目光移向西北。從2014年前的荒蕪之地到如今的產城融合,鳳泉湖高新區一個個入園項目正在拔地而起,全線貫通的中山大道更是架起園區與高速路的快速通道?!耙皇肿ロ椖拷ㄔO,一手抓基礎設施。”鳳泉湖管委會副主任張華楨介紹,近年來鳳泉湖高新區環境得到飛躍提升,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正在申報國家級高新區。
在潮安區,高鐵新城核心區、東山湖現代產業園和大嶺山產業園三大平臺,構筑起區域發展的強力引擎。東山湖現代產業園內,以皓明科技為代表的高科技陶瓷制造產業,以笑咪咪、新樂等為代表的食品制造,以寶佳麗為代表的原材料制造,以勝大為代表的機械制造等已經成為園區的特色產業。預計3至5年內,該園區將培育出3至5家年產值10億元左右的優質企業。
目前,潮州鳳泉湖高新區、閩粵經濟合作區、韓江新城、高鐵新城四大發展平臺和東山湖現代產業園等七大特色產業園區,已形成總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預計年產值超2000億元的產業園區“航母群”,產業平臺日漸完善。
■聲音
韓山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副院長、副教授康遠志:
五大產業集群促潮州健全現代產業體系
特色產業彰顯著潮州文化的魅力,是“精品城市”和“美麗潮州”的重要載體。康遠志認為,當前潮州加快構建五大產業集群,將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優化潮州產業結構。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不斷完善發展,將促進潮州形成更加健全的現代產業體系。
潮州特色產業如何做大做強?在康遠志看來,潮州應當致力于使優勢傳統產業“品牌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其中,加快在陶瓷、食品、工藝美術、潮州單叢茶等輕資產行業建立一套完備的品牌認證、考評和營銷推廣體系,將潮州特色產品推向全國,乃至全球。同時,要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府城文化旅游投資集團,加快產業資源整合,加速對潮州旅游業進行整體高質量規劃設計、開發建設、推廣運營,加快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大文旅產業。
另一方面,潮州市還應盡快做大臨海產業、應急產業集群等新興產業,致力于新興產業“規模化”。康遠志認為,臨海產業等新產業及大項目的引入和落地,可以解決潮州經濟產出增量及總量問題,同時也優化潮州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結構。
“更重要的是,大項目和龍頭企業有知識存量及知識創造的優勢,扮演著領導者與先行者角色?!笨颠h志稱,大企業在技術研發、商業運營、市場推廣中的資金投入、組織實施、管控跟蹤等方面都有優勢。大項目的引入,將在思想觀念、管理理念、企業行為示范等方面,推動地方產業整體協同升級,促進潮州產業高質量發展。
數讀
●202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9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9.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為9.7:47.3:43。
●推進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項目,設立2000萬元的智能化應用專項資金。
●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分別完成812億元和220億元,目前智能化設備應用超1萬臺(套)。
●“一園六區”引進項目470個,計劃投資額近900億元。
●2020年,全市新增5G基站1034座,市中心城區初步實現5G網絡覆蓋。
●104家企業入庫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眾創空間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