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已經連續兩年出現秋冬春氣象干旱了。
據廣東氣象部門統計,去年10月下旬以來,廣東省氣溫顯著偏高,降水偏少,全省超過70%站點出現中等及以上氣象干旱。秋冬春連旱再一次發生,韓江流域正經歷著60年一遇的罕見旱情。
南都記者了解到,為應對旱情,多地采取打井取水、跨地調水等措施緩解用水緊張情況。其中,旱情較嚴重的普寧麒麟鎮,找來專業打井團隊,打了8個深水井,再從周邊水廠每日引水2000噸救急。
針對省內多地旱情,廣東省三防辦、應急管理廳牽頭多部門聯動抗旱。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全省已投入抗旱人數70萬人次,投入抗旱資金達到3.3億元。
潮南區一水庫四周赤土裸露。
韓江流域遭遇罕見旱情
去年10月下旬以來,廣東氣溫顯著偏高,降水偏少,秋冬春連旱再次發生。南都記者了解到,廣東已連續兩年出現秋冬春氣象干旱。
據廣東省三防辦統計,2020年10月以來,廣東省平均降水量為130.3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少58%,全省超過70%站點都出現了中等及以上氣象干旱。隨之而來的是,全省水庫蓄水告急。
相關數據顯示,全省大中型水庫的總蓄水量比常年減少44.8億立方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20%以上。
其中,韓江流域正經歷著歷史罕見的旱情。南都記者了解到,韓江流域涉及江西、福建和廣東三省,是流域8市24縣(市)近1100萬人口的重要水源地,還承擔流域外部分地區供水任務。
但去年10月以來,韓江流域降雨持續偏少,面平均降雨量僅85.7毫米,較多年同期偏少七成。
這是韓江流域60年以來歷史同期最“枯”的數據。
汕頭、揭陽、潮州、梅州等地多市縣曾啟動抗旱應急響應。進入4月份,韓江沒有等來“春雨”,流域旱情依然持續,供水保障形勢嚴峻,春灌用水需求不能有效保障,流域供水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粵東很多地區出現供水困難。汕頭市水務局發布的數據不容樂觀,由于降水偏少,截至4月14日,汕頭市蓄水工程總蓄水量僅3217.26萬立方米,為正常蓄水量的12.1%,比去年同期減少58%,比多年同期減少62.6%。其中8宗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為正常蓄水量10.9%,比去年同期減少66.8%。
由此,以水庫蓄水為主要供水水源的汕頭潮南、潮陽地區,出現供水緊張的情況,汕頭潮南的居民過上了“供三停三”的生活(各片區以供水三天、停水三天的方式輪流給水)。
潮州市水庫山塘和江河來水同樣告急。據統計,水庫山塘總蓄水量較多年同期少55%,有46宗小型水庫低于死水位。該市受旱農作物面積約15.14萬畝,飲水受影響人口約5.3萬人。
面對韓江流域60年來的嚴重干旱,廣東省水利局統籌流域水資源的動態控制,幫助韓江“止渴”。通過調度大中型水庫、梯級電站、水閘,實行水量、水質、水位調節,這才緩解了韓江下游潮汕地區92立方米/秒的用水需求。
多地打井“解渴”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廣東多個受旱情影響的地區已因地制宜抗旱。
其中,汕尾市購置水泵8350臺,打水井3027眼,通過實施應急調水引水工程等方式解決了缺水地區17.2萬人的生活用水問題,緩解了37.85萬畝受旱農田旱情。
潮州市相關部門投入抗旱設備約3萬臺套,當地通過開展人工增雨,分時段供水、打深水井等多種方式,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揭陽市則先后投入8000多萬元,從揭西縣龍頸上水庫應急調水累計5000萬立方米,購買抽水設備73臺(套),采取小型抽水機抽取江河溝渠水和打井用于農業灌溉。
其中,旱情較嚴重的揭陽普寧麒麟鎮,該鎮的自來水廠旁邊的蔡口水庫出現干涸一度造成了居民生活用水、農田灌溉的困難。
為了解決居民缺水難題,麒麟鎮投入350萬元,從普寧湯坑水廠供水管網鋪設7.5公里管道引水至麒麟鎮,該工程已于3月23日完工,日供水約2000噸,幫助解決生活飲用水。
另外,當地相關部門通過打井取水和外圍調水等方法暫時緩解缺水的情況。據該鎮黨委書記藍愈鵬介紹,鎮上聘請專業的打井團隊,打了8個水井,每個水井深180余米,8個水井日均出水量達到了3600噸,此外,當地再從周邊水廠每日引水2000噸“救急”,目前,該鎮各項引水措施已基本滿足村民生活用水。
全省已投入70萬人次
當下正是春耕用水之時,南都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曾派出工作組了解各地春播用水情況,完善田間排灌溝渠,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根據旱情發展,組織改種耐旱作物。
除此之外,針對省內多地地旱情,廣東省三防辦、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牽頭與水利、農業農村、氣象、水文等部門聯動,持續跟蹤研判旱情發展形勢。
其中,廣東省水利廳統籌調度流域水資源,提前組織編制實施主要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方案。通過實施汛限水位動態管控,實現全省水庫多蓄水近20億立方米,加強韓江、東江、北江等流域水量調度。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加強福建省棉花灘水庫調度,以解韓江用水的燃眉之急。
家里沒水,消防車來送水,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出動了400多臺送水車走進居民區,保障了部分居民用水。另外,氣象部門去年以來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23架次,催化作業60小時,實施火箭人工增雨作業419次,發射火箭彈1737枚。
各項防旱抗旱工作還在持續,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全省已投入70萬人次抗旱,投入3.3億元資金。
采寫:南都記者 黃小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