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穗康碼“開出”木棉花了嗎?5月12日,記者從廣州衛健委獲悉,截至當天12時,廣州全市共開設371個接種點1518個接種單位,累計接種518萬人、708萬劑次。其中,第二劑次接種199.7萬人。
據介紹,廣州市將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要內容,聚焦“關鍵小事”,下足“繡花功夫”。在推動疫苗接種工作中,廣州有哪些新創意?一起來看看吧!
碼上開花:
提升疫苗接種吸引力
5月5日,廣州健康碼全新改版、美顏亮相,所有新冠疫苗接種者,穗康碼中心區域均會顯示一朵木棉花,“種苗”即可“賞花”。
完成第一劑接種,解鎖一朵黃色木棉花;完成第二劑接種,木棉花升級為紅色。木棉花是廣州市花,被譽為英雄花,接種疫苗贏“花碼”,不僅表明持有人已得到疫苗的加持保護,也表達了對接種者的褒獎和鼓勵。
5月6日,“穗康碼上新木棉花皮膚”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日點擊量超1.4億次。當晚,央視新聞點贊肯定花城廣州的“花式打疫苗”做法。
藍卡認證:
激發疫苗接種主動性
在廣州天河區石牌街,“藍卡認證”開始試點。凡是完成全員疫苗接種的商戶,即可獲得一張印有“本店員工均已接種新冠疫苗”標識的“小藍卡”,并張貼在門店醒目位置。
此項舉措,不僅有效督促了商家自覺全員接種,提高了顧客的信任感安全感,也有力增強了消費者的接種意愿,起到了“商家—消費者”雙向激勵、疫苗接種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促進的良好效果。目前,該街累計發動商鋪店員4萬余名,發放“小藍卡”280戶,順利實現街區商戶疫苗接種全覆蓋。
疫苗大巴:
增強疫苗接種便民性
為進一步拓展接種能力,增強服務的靈活性便捷性,做好家門口、院區內、街邊巷角的移動式、直達式接種服務,廣州市衛健、交通部門聯合攻關,成功將公交大巴加改裝為標準化疫苗接種車。
接種車內設5個接種席位和1個緊急救治區,配備疫苗掃碼槍、醫用冰箱、和急診急救等設備,配強隨車醫務人員,實現車載接種條件與定點接種單位同質同量,每車日可接種1500人次。
5月3日,首臺標準化接種車駛入北京路商業步行街,獲得市民游客圍觀好評。
離線登記系統:
破解網絡單一依賴性
針對疫苗接種信息系統網絡擁擠、故障易發以及手工登記繁瑣緩慢等問題,廣州番禺區自主開發單機版“新冠疫苗接種離線登記系統”,并在全市范圍推廣使用。
當省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信息系統發生故障時,可即時切換該系統進行數據錄入,兼容支持省、市系統身份證和醫保讀卡器,僅需填入聯系電話等必要信息后即可實施接種;省系統網絡恢復后,可導入離線數據完成歸檔,確保疫苗接種工作“斷網不斷線”。
二針預約通道:
保障續種優先
隨著接種工作的持續推進,接種第二針疫苗需求逐漸增多,但受疫苗供應影響,市民群眾普遍存在第二針續種與第一針夾雜預約難、兩針劑不同廠家接種風險憂慮等現實關切問題。
對此,5月7日起,在廣州健康通和“穗康”小程序開設第二針專門預約模塊,優先保障第二針疫苗供應,并全面公開疫苗種類、生產企業標識以及暫緩接種情形提示,確保兩針疫苗全程有序銜接,切實維護人群免疫屏障質量。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穗衛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