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國-新加坡建交走進第三個十年,兩國之間的合作越趨多元化,從傳統的經貿、旅游不斷延伸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更多新興領域。一系列國家級合作項目如中新蘇州工業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亦漸顯雛形,為進一步促進雙邊合作提供平臺級支撐。
在不斷熱絡的雙邊合作背后,有一群活躍在不同領域的“先行者”、“使者”奉獻著智慧和力量,為加強兩國交流合作架起一道道橋梁。原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戰略合作高級總監翁文炳正是其中一員?!鄙仙迫羲?,水利萬物而不爭“——翁文炳引用《道德經》的名句闡釋了他對“橋梁使者”的定義。
翁文炳認為,網絡與社交平臺的普及讓大家覺得自己無所不知,但真正的理解必須是建立在面對面交流的基礎上的。在擔任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時,翁文炳致力于組織中新兩地間的修學訪問,而來到中新知識城,他將這類“引進來、走出去”的交流活動拓展到更多領域。他笑言,“只有通過這些交流活動,我才能帶中國朋友感受最真實的新加坡,而也只有把新加坡人帶到中國來,和當地人打交道,他們才能感受最真實的中國?!?/p>
今年9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發展板塊之一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將見證首家國際學校——廣州新僑學校正式開學。翁文炳自豪地介紹道,這所學校是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首個境外校群成員。與歐美國際學校不同,廣州新僑學校將會堅持雙語、雙文化的教學方式。他指出,一直以來,中國與新加坡之間共有的文化淵源和價值觀,讓彼此在交往中總是特別有親近感,而這種共同性也有利于雙方在教育領域深化合作,共同培育下一代,讓中新之間的友好情誼代代相傳。
談及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發展,翁文炳直言項目現在于他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大家現在看到知識城的高樓林立、交通配套都是在過去的七年半里一步一個腳印地建設起來的。能夠參與到如此宏大的雙邊合作項目,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而作為一個國際平臺,知識城不僅展示了中國與新加坡的合作成就,也是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背景下,中國與其它國家合作的范本?!?/p>
記者:王凱、尹玨文
視頻:李江銳
編輯:趙楊、張瑩、區小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