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庫、查驗、分發、出庫……夜幕之下,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疫苗冷庫依舊燈火通明。要做到疫苗“不留庫存、不過夜、隨到隨發”,近幾個月新冠病毒疫苗保障組24小時輪班,幾乎天天都是“不眠夜”。
這是省疾控中心開展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人群接種工作的一個生動場景。截至6月30日,全省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2504.13萬劑次,累計接種6820.79萬人,共有5887.58萬人完成全程接種。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去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省疾控中心就像一個不停歇的大腦,持續保持高效運轉。截至7月1日,中心27個黨支部、437名黨員率先垂范,科學開展疾病監測、實驗室檢測、現場處置、風險研判、風險溝通等各項工作,先后取得了15項“全國第一”,形成的“廣東戰法”鑄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廣東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病毒樣本進行分析。
支部建在戰“疫”一線
2019年的最后一天,省疾控中心黨委正在召開黨委會,媒體監測團隊報告發現重大疫情“苗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通報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這一消息牽動了經歷過非典疫情的廣東那根始終繃緊的敏感神經。省疾控中心迅速響應,在全省啟動強化監測、技術儲備、物資采購等防控準備工作,第一時間建立起靈敏監測和快速響應工作機制。通過科學研判,廣東在全國率先揭示了新冠病毒“人傳人”特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在哪里,就把臨時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到哪里。疫情期間,省疾控中心黨委深入開展“堡壘行動”,在防控一線建立臨時黨組織6個,集結中心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組建10支黨員突擊隊、攻堅組,百余名黨員專家主動承擔最危急、最復雜的防控任務。
流調工作就是和病毒比速度、搶時間?!傲髡{是靠走出來的,不親自去現場,永遠做不好流調?!笔〖部刂行母敝魅巍⑹紫瘜<液蝿Ψ逭f。
于是,流調組的“病毒偵探”們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連續奔走于醫院、交通樞紐、集中隔離點等防控一線。他們用雙腳走出了“三層排查”“三層管控”的“廣東戰法”,實現防控區域精準劃定和重點人群精準管控。
實驗室檢測是疫情處置的關鍵一環。省疾控中心實驗室黨員突擊隊實行24小時輪班值守,練就識別病毒的“火眼金睛”。整個疫情期間,實驗室共接收高危檢測樣本1萬多份,最高峰一天接收近600份,連續工作最高紀錄達36小時。
2020年1月28日,廣東省疾控中心首批應急檢測隊馳援湖北。
21名黨員骨干支援國內外抗疫
堅持每日研判、及時提出符合實際的防控工作意見和建議,為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提供技術支持,是省疾控中心的戰“疫”寶典之一。
為此,在疫情初期,省疾控中心成立了風險評估組,對疫情開展全面監測、定期評估研判,并適時提出有效的防控建議。風評報告越寫越全面、越寫越“厚實”,從疫情初期的幾十頁到高峰期的上百頁,團隊成員始終精益求精。“看到團隊建議推動疫情防控是最開心的。”省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長、時任風評組組長孫立梅說。
根據及時監測,廣東在全國范圍內做到多個率先:率先報告存在無癥狀感染者;率先提出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報告傳染病管理;率先提出實施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等。
為了查清病毒的排毒規律,省疾控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項研究,首先在全國報告“復陽”現象,并及時推動廣東省出臺加強“復陽”人員健康管理的措施,并優化了人群的檢測和篩查策略。同時該中心還開展了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分析,成功完成湖北以外全國首例全基因組測序,及時查明聚集性疫情的病毒來源。
今年以來,省疾控中心在全國首先發現新冠病毒Beta變異株、Gamma變異株,為廣東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2020年疫情期間,省疾控中心黨委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召開黨委會44次、研學“第一議題”64項、中心組學習10次、撰寫發言材料17篇。21名黨員骨干主動請纓,支援國內外抗疫。16位同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4位同志火線光榮入黨。
2021年,在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中,省疾控中心黨委把業務工作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廣東省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工作。截至6月30日24時,完成采購新冠病毒疫苗129297059劑次,全部及時配送至21個地級市,同時完成102.31億元采購資金的支付。
【記者】余嘉敏
【通訊員】粵疾控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