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全域的視角推進水環境治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日前,廣東省勘察設計大師、廣州水投市政總院總工程師寧平華作為重大標志工程建設者代表,在廣州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座談會上發言,講述廣州中軸線上首個由廣州本地設計團隊自主完成的地標建筑——海心橋建設歷程。

廣州水投市政總院積極踐行“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使命,以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工程咨詢公司”戰略愿景引領企業發展,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已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綜合實力位居行業前列。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雙城聯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廣州水投堅持深化改革與創新驅動相結合,對標世界一流,持續推進“品質領先、效率領先、效益領先”的高質量企業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優質城市綜合服務運營商。
作為廣州水務治理尖兵,廣州水投市政總院參與了廣州市內乃至大灣區內各城市水生態環境治理各項工作,為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廣州提供重要得技術支撐。
如為解決城市中心用地緊張與公共設施建設需求增大這一矛盾,廣州水投市政總院創新性的提出“將污水處理廠建在地下”這一新思路,為廣州設計建造了9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使得廣州水投集團成為國內擁有地下污水處理廠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水務企業,廣州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增長至531.03萬噸/日,為1862平方公里城區納污吐新,補齊了廣州市治水最大短板,樹立了綠色水務“廣州樣板”。
將水污染治理與城市更新改造、生態景觀營造相結合,廣州水投市政總院歸納出來的“廣州經驗”被推廣到全國各地使用,引領我國城市新型水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
但治理黑臭水體,僅建設污水處理廠還遠遠不夠,需要打出“組合拳”,讓黑臭水體治理由“長治久清”邁向“長制久清”。而在這方面,廣州水投市政總院充分發揮自身在水務治理領域的豐富經驗,為現代排水管理裝上“智慧大腦”,構建“源——廠——網——河”全程管控式智慧排水系統,借助“5G+傳感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建立前端監測感知體系、平面管理體系以及響應執行體系,讓排水管網運行狀況可視化,實現防洪排澇效率與質量的全面提升,解決排水管線權屬不清、動態信息缺失等“頑疾”,助力廣州197條河涌消除黑臭、13個國家和省的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為全市取得打贏剿滅黑臭水體攻堅戰歷史性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