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全國碳市場啟動 廣東碳市場如何接入?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我國碳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

            廣東是全國最早試點碳排放交易的省市之一。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廣東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1億噸,居全國首位;累計成交金額42.37億元,成為國內首個配額現貨交易額突破40億元大關的試點碳市場。

            全國碳排放市場啟動后,廣東碳市場如何接入?業內專家認為,廣東碳市場要從交易規則和制度上與全國市場對接,并探索現有碳市場配額結轉兌換全國碳市場配額。

            廣東碳市場如何?

            碳排放市場交易額全國第一

            廣東對碳交易市場不陌生。2010年,廣東被列入首批國家低碳試點省份之一,深圳、廣州、中山先后被列入國家級低碳試點城市。

            2011年10月以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積累經驗。

            2013年12月,廣東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將鋼鐵、石化、電力、水泥、航空、造紙等六大行業250家左右的控排企業納入碳市場范圍,覆蓋全省約70%的能源碳排放量。

            碳市場在廣東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比如去年7月,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的83萬多噸碳排放額全部拍賣售出,總價超2000萬元,賣給6家控排企業和5家投資機構,拍賣額之大備受關注。

            同時,廣東還在全國首度試點配額免費和有償發放相結合制度。去年廣東印發全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明確2020年度配額總量為4.65億噸,其中,控排企業配額4.38億噸,儲備配額0.27億噸,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有償配額和市場調節配額。

            “給六大行業企業免費配置一定排放比例,另一部分需要有償購買,由此提高企業的主動減碳意識?!睆V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碳市場運行以來,超80%的控排企業實施節能減碳技術改造,電力、水泥、鋼鐵、造紙、民航行業單位產品碳排放量均較大幅度下降。

            來自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1日,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1億噸,占全國碳交易試點38.63%,穩居全國首位;累計成交金額42.37億元,占全國碳交易試點36.16%,成為國內首個配額現貨交易額突破40億元大關的試點碳市場。

            如何對接全國碳市場?

            可從交易規則和制度上對接

            當前,隨著碳交易正式從區域試點轉變為全國市場,市場的打開也將給碳排放企業更多想象空間。

            目前,電力行業成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例如中國石化下屬17家企業自備電廠納入全國碳市場,其中勝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和中天合創4家企業參與首日碳交易。而從各個試點省市的情況看,未來鋼鐵、石化、化工、造紙、航空、有色等高排放行業都將有望納入。

            隨著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原有的省市試點交易所何去何從?

            生態環境部方面表示,地方的碳市場要逐步地向全國碳市場過渡。在全國碳市場建立的情況下,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試點,現有試點可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同時做好向全國碳市場過渡的相關準備工作。

            廣東碳交易市場該如何深化與過渡,與國家對接?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曾翔認為,廣東碳市場與全國對接要從交易規則和制度上對接。同時,要探索現有碳市場配額結轉兌換全國碳市場配額,并對新企業配額逐步按全國標準運行。

            金融如何助力碳市場?

            可探索碳期權等衍生品

            全國統一的碳市場“開閘”,召喚更大更強的綠色金融市場未來,金融必然要在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三方面為綠色發展提供支撐。

            “銀行服務全國統一碳市場將主要圍繞服務碳交易、盤活碳資產、探索碳衍生品、創新碳金融產品等開展?!迸d業銀行廣州分行綠色金融部總經理潘兆釧認為,除了為全國統一碳市場提供開戶、結算、存管為主的碳金融基礎服務外,銀行還可為企業提供碳資產抵質押融資、碳資產售出回購、碳匯貸款等金融服務。

            碳交易的底層邏輯是排放權的轉移,包含配額分配、登記、交易、核查、評估等諸多環節,實際運行成本較高,限制了市場效率。“為此,金融機構探索碳期貨、碳遠期、碳期權等碳衍生品在內的金融產品,有利于激發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降低交易成本?!迸苏租A說。

            曾翔提到,剛建立的上海碳交易市場僅有現貨交易,廣東應抓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開放政策優勢,發揮廣州期貨交易所功能,探索推出碳排放權相關期貨品種。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市場已出現碳中和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碳中和資產支持票據,以及各類“雙碳”主題理財產品。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東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為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2021年3月末,廣東綠色貸款余額達11062億元,同比增長37%,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廣東累計在國內發行綠色債券843.7億元。

            ?知識點

            什么是碳排放配額?

            當前,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帶來一系列問題。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成為關鍵,由此誕生碳交易市場。

            在這一制度下,納入碳交易市場的行業企業被規定了碳排放量的配額,并通過交易的方式買賣排放額。具體來看,碳交易市場有兩類基礎產品,一類是政府分配給企業的碳排放配額,另一類為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

            碳配額是政府為完成控排目標采用的一種政策手段,即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將該控排目標轉化為碳排放配額并分配給企業等,企業可以交易多余碳配額。

            如果減排企業的數量不足,多余的配額不夠,這時就需要CCER作為補充。CCER是在配額市場之外引入的自愿減排市場交易,指對我國境內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并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

            目前,碳交易市場允許企業購買一定比例的CCER來等同于配額進行履約。由于CCER是用以鼓勵減排的補充機制,因此與配額相比使用范圍受限。

            南方日報記者 張子俊 唐柳雯 劉倩 黎華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