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尚黎陽 通訊員/王維)曾長期爛尾的廣州新塘百晟廣場項目,最近迎來曙光。日前,廣州破產法庭裁定批準了這一項目開發商的重整計劃,投資人注資8000萬元后,廣州百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百筑公司”)出現轉機,該項目涉及的3.2萬多平方米安置房交付等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據了解,這是廣州法院首次進行執行轉破產并預重整成功。
項目估價7.62億直接拍賣將大幅貶值
2013年,百筑公司建設開發新塘百晟廣場項目,后因資金鏈斷裂,被眾多債權人起訴強制執行,項目資產被法院查封。2019年9月26日,抵押債權人申請對百筑公司強制執行,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執行標的近3億元。經評估,百筑公司項目資產估價7.62億元。
法院調查發現,百晟廣場項目雖爛尾,但剩余工程量不多,直接執行處置拍賣,項目資產將大幅貶值。同時,該資產項目涉及3.2萬多平方米的政府安置房交付的問題,若執行中按整體現狀拍賣處置該資產項目,可能引發糾紛。
此外,法院查詢執行系統發現,除該案外,百筑公司另有12件執行案在廣州市增城區人民法院執行,共有17件涉訴執行案,負債總計逾14億元。
“雖然百筑公司資不抵債,但百晟項目資產有運營價值,只需少量注資完成掃尾工程,就能拿到預售證售房回籠資金,重整盤活希望很大?!痹诔浞盅信邪僦镜闹卣麅r值后,經辦執行法官趙彤給出了執轉破的方案。
在廣州中院執行局、增城法院和增城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增城法院征得12個案件債權人一致同意后,決定對百筑公司案件啟動執轉破程序,將執行案移送廣州破產法庭進行破產審查。
挽救困境企業債權人受償率大幅提升
在摸清詳細情況后,廣州破產法庭認為可以通過預重整程序,調和不同性質債務人、債權人之間的矛盾,同時給予百筑公司實現挽救與重生的機會。預重整是破產審判實務中的新領域,如何辦好廣州首個預重整案對于廣州破產法庭也是全新挑戰。
去年5月,廣州中院印發了《關于破產重整案件審理指引》,其中對預重整的規則進行了專項規定。在該指引下,辦案人員充分尊重當事人的主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指引當事人協商選定臨時管理人;預重整期間僅進行規則引導,重大事項均由臨時管理人組織各方庭外自主協商確定;確定預重整計劃效力從庭外向庭內延伸的審查規則等,成功開辟出了一條挽救困境企業的“新路徑”。
今年6月17日,廣州中院批準百筑公司重整計劃,此時距離裁定受理百筑公司重整申請僅48天。按照重整計劃,引入8000萬元的共益債務資金即盤活債務人企業資產,將解決債務人逾14億元的債務,且各債權人的受償率較之破產清算大幅提升。
“這起案件妥善把握了執行時機,成功引導了執行債權人將案件轉入破產程序。通過發揮破產審判的拯救功能,廣州法院在預重整工作方面進行了創新性的實踐探索,對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有著積極的司法現實意義。”廣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翔評價道。